疏叶骆驼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疏叶骆驼刺

牧草科名 豆科

牧草科拉丁名 Leguminosae

牧草科英文名 Pea Family,Legume Family,Pulse Family

牧草属名 骆驼刺属

牧草属拉丁名 Alhagi Gagnebin.

牧草属英文名 A1hagi

天然牧草 疏叶骆驼刺

牧草学名 Alhagi sparsifolia Shap.

牧草英文名 Manaplant Alhagi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 疏叶骆驼刺(别名 骆驼刺)中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均有分布;中亚地区、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也有。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60~130厘米,茎枝灰绿色,有针刺,刺长1.2~2.5厘米。单叶互生,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0.5~2厘米,宽0.4~1.5厘米,先端圆形,基部圆楔形,两面被贴生短柔毛;叶柄长3~10毫米,生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刺状,长1.5~4厘米,花数朵;花萼钟状,萼齿三角形,极短,无毛或有疏毛;花冠紫色,旗瓣有短爪,长约8毫米,翼瓣长约5毫米,龙骨瓣较翼瓣长,比旗瓣略短;子房无毛、无柄。荚果串珠状,弯曲,不开裂。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春季萌发、生长与雨量关系较大,雨量充足,萌发早,生长快。在新疆,一般在3月下旬萌发,5~7月开花,8~10月结果;果实成熟后自行脱落。冬季植株仍保持黄绿色。疏叶骆驼刺有较发达的根部,地上部很小。据报道,地下部为地上部的30倍以上。地下根蘖、不定根和侧根极多,一株疏叶骆驼刺地下部可占据100~500立方米的土地,根入土深达12米,最深达30米。能保证在荒漠地区,极为炎热干旱的夏季得到正常供水,故能在干旱的生境条件下良好生长。

饲用价值 适口性较好的的牧草。也是一种较好的蜜源和药用植物。具有良好的固沙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