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坎镇

松坎镇简介松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域中偏北部,东及东北与木瓜镇毗邻,南及东南与小水乡、黄莲乡接界,西南与新站镇相连,西及西北与天坪乡接壤。历来为川黔要塞,向称“黔北门户”。
明洪武六年(1373年),置松坎驿。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设安边同知厅。清末及民国,为松坎区署驻地,省、县曾于此设邮政、电报、税捐、盐务、银行、警宪、法院等机构。1992年,松坎镇、水通乡、乐坪乡、三元乡合并建立。镇人民政府驻县城北约72公里松坎场,海拔400米。共辖2居委会,6居民小组;23村委会,148村民小组。总面积122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万亩,总户数5210余户,总人口1.98万人。
镇处川黔要道,川黔铁路、公路并行贯穿镇境,连接羊磴、狮溪、南川县的松南公路,以松坎为起点,是桐梓北部各乡镇的交通枢纽。有三元坝、松坎两个火车站,遵义运输公司松坎汽车站,13个村通公路,里程约136公里。境内系中低山峡谷岩溶地貌,气候差异较大,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林副特产有生漆、油桐、木材、竹笋、茶叶、柑桔、桃李等;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等。建有年产值10万元以上煤厂3间,有水电站1个,装机容量400千瓦,有15个村通电,1838户用电照明。
镇驻地松坎场,工商业集中。清代迄民国中期,綦岸川盐经松坎河航运入黔,是航运重要码头,成为川黔两省数县商品集散地。集镇沿210国道延伸,纵长约2000米。文化教育设施有初中1所,完小2所,医院1间,电视差转台1个,自来水1间,还有运输、农具制造、制鞋、印染、缝纫、食品油料、棕竹、藤、木加工等行业。松坎编织的黄藤椅,享誉中外。集镇市场活跃,逢农历一、六赶场,每场入市2万余人。
镇境名胜有护国军官冢、马鞍山昭忠祠、沙湾土司衙门、朱山子普陀寺、元代松坎堰等。
松坎是黔北大门的门坎,川黔公路穿镇而过,街后正是那条通船的来时的水路。古名夜郎溪,后叫松坎河,属长江上游的一小支流,水清鱼肥是这里的特色,小镇人以它为荣,洗菜。洗衣等。全成了生活用水,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后来人口巨增,由于生活上的疏忽,河水受到污染,尤其是近几年来,河水已在快速的减少。
松坎河的两岸是高山,东有白马山,西有尧龙山,松坎有新,老街之分,中间以垮山为界,界北老街,又呌五星街,有卫生院、农具社、松坎中心小学就座落在街的中部,统管全区小学。场坝也设在这里。界南新街,又呌沙湾,是区政府、银行、供销社、邮政、粮食仓库、汽车站等所在地,垮山是条长约150米的公路,这里地处尧龙山脚下,当年植被少,每当大雨倾盆时常发生山体滑坡,人们便呼它垮山,这段傍山险路既无人居,又无路灯,天黑以后便少有人行,加之1952年初,曾悬挂过被剿匪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毙的十分顽固的土匪头子张XX的人头,一个“鬼”字让人望路止步。
小镇是条长约三公里的独街,现人口已将近2万。
松坎火车站
站址在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邮政编码563207。建于1965年。离重庆站186公里,离贵阳站277公里,隶属成都铁路局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危险货物仅办理农药、化肥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