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乡
1、四川省南部县平桥乡【区位概况】
四川省南部县平桥乡地处潆(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盘(南部县盘龙镇)公路线

上,距南部县城约25公里、距南充市约70公里,北与群龙乡相邻,东与铁佛塘镇、梅家乡相接,西与水音乡、窑场乡接壤,南与东坝镇相连。全乡幅员面积26.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96个社,2006年末全乡总人口12954人,农业人口12547人,耕地面积10610亩。平桥乡场镇面积在0.7平方公里左右,常住人口达1200人,建有农贸市场1个,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健康,场镇贸易十分活跃。已建好太平桥村、杨家沟村两个文明新村,全乡已修建标美油路12公里、泥结碎石路26公里,建有两河口、范家桥等11个提灌站,已在太平桥村、杨家沟村、范家桥村、张家庙村等村发展沼气能源建设180户。
【基础设施建设】2004年,该乡共计维修公路62公里;渠道维修26公里;10KV高压主线路改造全面完工;共建沼气池90口;退耕还林1000亩。平桥乡场镇市场1个,摊位160个;街道三条,共有口面163个。村村通电话,闭路电视用户1300户,新建成移动通讯基站1座,共有移动通讯站2座

。场镇自来水厂1家,供场镇人口用水。平桥乡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健康、协调。现有功能齐备的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站13所,有乡完小1所、村小(含社会力量办学)7所,农村电网(含场镇机关)已全部改造,全乡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建有移动、联通通讯基站各1座,全乡安装电话1100多门(含网通、移动座机)。平桥乡2004年产业结构调整:一是稳住传统的水果产业,特别是脆香甜柚的管理,县果树站在东观庙村进行了异花授粉防裂果试点,并取得了成功,提升了脆香甜柚的品质,并成立了专业队伍,对全乡的水果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水果在平桥乡已形成了产业。二是以“东源养殖场”为辐射源,并在美国小母牛项目的扶持下,初步形成了袁家坝、杨家沟、太平桥、姜公庙、张家庙、谢家楼等六个村成遍的养殖小区。三是在杨家沟、太平桥、老家沟三个村种植地膜花生300亩。四是在太平桥村十社发展稻田养鱼50亩。[2]
【产业经济】该乡是县委、政府确定的水果、畜牧产业基地乡镇之一。通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水果、畜牧、劳务三大产业已发展成为全乡人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平桥果业主要以脆香甜柚为主,共有20多个优良品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良,脆香甜柚在南充、南部享有盛名,获“国优国品”、“中国西部博览会金奖”等多种殊荣。畜牧业已生猪为主导,建有规模养殖场6个,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面积10000多平方米,120户。平桥乡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等,经济作物以油菜、棉花、花生、大豆为主。2006年全乡农业总产值3800万元,粮食总产7800吨,农民人均莼收入2806元。平桥乡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367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558万元,工业总产值125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8349吨;棉花总产量69吨;油菜总产量630吨;花生总产量833吨;当年生猪出栏12242头,存栏8667头;渔业收入22.7万元;水果产量3441吨。劳务输出3736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达1189万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3元,比2003年增加259元,增长9.95%。财政收入125.1万元,财政支出125.1万元,收支平衡。2004年农业税及各项农民负担均严格按照省、市、县文件精神,落实到户,并按时完成任务,无因农民负担而发生上访闹事事件。粮食直补严格执行上级规定,按时足额兑付到种粮户;退耕还林的各项补助,也按时足额兑现到退耕户。[2]
【社会事业】该乡“回引工作”首家养殖场——东源养殖场三月破工动工,五月竣工并投入生产,年生产生猪能力达2000余头,2004年出肥1000余头,赢利达12万余元,上缴税费5万余元;沼气项目在张家庙村规划90口并实施,国家项目投入资金9万元;美国小母牛项目在张家庙村、太平

桥村实施,争取生猪发展扶助资金(无息贷款)25万余元;民营经济蓬渤发展,共有民营企业及个体户10家,其中:民营页岩砖厂2家,民营酒厂3家,木料加工厂4家,预制板厂1家,民营经济年产值达250余万元。平桥乡是县水果基地乡,水果在平桥乡已形成了产业。脆香甜柚是果中珍品,裂果一直困绕着平桥乡的果农,严重地影响了平桥乡脆香甜柚的品质。2004年初,平桥乡政府与南部县果树站联系,请求技术援助,3月17日果树站来平桥乡对脆香甜柚异花授粉进行实地考察,4月16日在平桥乡开脆香甜柚管理的培训会,并确定在东观庙村试点。4月22日在平桥乡东观庙村对脆香甜柚异花授粉试点现场培训,乡推广到50户进行了试点,通过异花授粉,裂果率控制在10%以内,果实的采摘期比原来推迟了1月,果实采摘后,可以保鲜到次年二月份。50个试点户,2004年因脆香甜柚异花授粉而增收达15万余元。同时平桥乡也获得了脆香甜柚发展一等奖。[2]
人口数据平桥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2041
男
6193
女
5848
家庭户户数
3487
家庭户总人口(总)
12036
家庭户男
6188
家庭户女
5848
0-14岁(总)
3116
0-14岁男
1666
0-14岁女
1450
15-64岁(总)
7959
15-64岁男
4086
15-64岁女
3873
65岁及以上(总)
966
65岁及以上男
441
65岁及以上女
52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1868
[3]
2、四川省金堂县平桥乡位于县城东南。乡人民政府驻平安场,距县城46公里。清光绪中于此置平安桥场,因架有一座平石桥而得名,俗名平桥。民国24年(1935),置平安乡联保。民国29年,建置为平安乡。后与丰盛乡合并为平丰乡。民国31年分置平安、丰盛二乡。解放后仍为平安乡。1954年冬,撤销丰盛乡以其半境划入本乡。1958年10月,改置为平安人民公社。1984年3月,复名平安乡;同年11月,更名为平桥乡。乡域东与新华乡、南与简阳县新星乡和同合乡、西与清明乡、北与玉河乡和石龙乡相邻。1990年底,辖有飞龙、双堰、双坊、大田、雨旺、七梁、五显、丰盛、绣阳、梧桐、兰草、泰山12个行政村,141个组。地势东高西低,属浅丘。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棉花、柑橘、油料,为金堂蚕桑生产基地,兴办有平安绸厂。乡境有公路南通简阳县,北接金乐公路。
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平桥乡裕安区平桥乡地处六安市城区西南郊,是六安市的西南门户、是裕安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辖6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

111个村民组,人口7.2万人。平桥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环境优美,区位独特。平桥衔城带乡,滨河依水,东接淠史杭总干渠,北连繁华市区,西至淠河之滨,南与宁西铁路六安站前区毗邻。环城西路将6个村串珠成链,312国道、105国道纵贯全乡,淠河总干渠环绕而行,宁西铁路及六安站南望不到1公里。市区解放路、六佛路,大别山路、龙河路、振华路等9条主干道和6条次干道在乡境内纵横交错,形成迅捷的现代交通网络。境内皖西历史名胜“桃坞晴霞”由月亮岛桃花坞和东岸古代摩崖石刻构成,是六安西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清代建筑紫竹庙中的中共六安特区委员会成立旧址,印证历史的辉煌。皖西学院每年向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人文景观,优化的发展环境,使平桥商贾云集,商埠林立,市场繁荣,产业兴旺,寸土寸金。
2005年实现社会总产值5.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2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20元。该乡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111343”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抢抓机遇,统筹兼顾,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招商引资;巩固支柱产业,协调全面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加工、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开发性农业为支柱,其它各业齐头并进、具有城郊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现有一批骨干企业安徽振兴集团、安凯华夏、义乌小商品市场、强大齿轮、金华变速箱、康达公司、振华房地产、平桥建安、天虹制衣、华冶铜粉、鸿翔香化、华丰塑业、裕安大酒店等,有力地支撑和拉动了平桥的经济发展,其中:“500”以上工业企业8个,2005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8亿元、项目总数23个。计划生育工作获裕安区“六连冠”,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荣获中宣部、国家计生委授予“先进乡镇”荣誉称号。人武工作被南京军区司令部授予“先进单位”。乡人民政府2002年获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抗洪救灾先进单位”。三里岗村为全省“百强村”之一,省委授予“先进党总支都”荣誉称号。全乡“三个文明建设”呈蓬勃发展态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