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羲
姓名:周仲羲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5-
民族:汉族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后改为Ahmadiyya
周仲羲,原籍安徽省,颍上县人。1925年生,1949年肄业于南京大学。20世纪50年代初,留学巴基斯坦,在Ahmadiyya大学进修阿拉伯语、乌尔都语,攻读伊斯兰教和比较宗教学课程,从此,由伊斯兰教信仰,改为Ahmadiyya。毕业后,留校研究伊斯兰文化,并倾心致力于译注《古兰经》的准备工作。1986年移居伦敦,并动手翻译,初稿译成之后,曾到新加坡和上海旅游,征询对译文的意见,接触过一些他所熟悉的学者。译本以阿、汉对照的形式出版后,主要在海外华侨穆斯林中传阅,亦有少量流传到国内。由于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内部刊物《参考消息》曾经刊登过一篇短文评介周译《古兰经》,该刊发行量很大,有关周译《古兰经》的信息传播范围极广,但大陆内地见到译本的人数实际并不多。
周译《古兰经》的优点是:
(一) 对“含义隐晦“的经文,一律在正文中用直接意译的方式表达,而在脚注中补述其依据来由。在处理上,与诸译家只以音译为主、注释为辅的情况正好相反。
(二) 对个别词汇(主要是称谓名词),译文也独树异帜,不仅与众不同,甚至连译者自己也不尽一致。
(三) 某些译句虽与诸汉译略有差异,但不矢为独到的体会,颇有可取的价值。
周译《古兰经》的争议是,全面的Ahmadiyya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对默罕默德是伊斯兰教最后的先知、使者(信使)。(伊斯兰教认为默罕默德是最后的圣人,此后只有贤者,没有圣人。圣人包括:先知、使者)
2、真主(安拉)是存在,为“真主再次降临启示”提供理论依据,即:只要是“存在”就一定有迹象,并被认知。(“伊斯兰”的英文 Islam 一词的本意是哲学名词“唯心实在论”,现代伊斯兰教哲学,有三种主流观点,即:真主不是存在、真主不存在、真主是永恒所以是唯一的实在)
3、承认基督教的《引支勒》,即《新约圣经》,从而为 Ahmadiyya 组织的教主(教宗、教皇)提供转世依据和证明。(Ahmadiyya 教宗与梵蒂冈天主教教皇、莫斯科东正教大主教、达赖喇嘛并称世界四大“教皇”,伊斯兰教禁止宗教领袖的存在,不允许个人凌驾于大众之上,要求“众议即为真主之道”,不承认“圣人转世”,即便是什叶派也不把“伊玛目”称为“宗教领袖”)
由此,周仲羲译《古兰经》在华人穆斯林中,尤其是海外华人中,引起巨大争议和激烈反对,此书没有大量进入大陆地区。
周仲羲翻译的《古兰经》引发的巨大争议,周仲羲本人把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均汇编起来,印制成册出版。
周仲羲在50年代负责重印汉译《伊斯兰教哲学》一书(陈君葆1936年译并做序,白亮诚1955年做重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