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性白血病(basophilic leukemia)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急性白血病。1906年首例报道。它占全部白血病病例的1.6%,占急性白血病的4 .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同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常有严重贫血、发热、出血等,但无明显的肝、脾、淋巴结肿大,病程较短,预后不良,存活期一年左右,多死于颅内出血。

(一)血象常有中~重度贫血,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

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嗜碱粒细胞可达30%~80%,伴有一定数量的幼稚型嗜碱粒细胞,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

血小板数常减少。

(二)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

粒系增生为主,各阶段嗜碱粒细胞可高达80%或更高,以原粒及嗜碱性早幼粒细胞为主,偶见Auer's 小体。

巨核细胞常减少。

(三)细胞化学染色PAS、SBB、POX、ACP、ANAE、特异性酯酶均呈阳性反应。甲苯胺蓝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诊断本病须慎重,必须排除慢粒急变而伴嗜碱粒细胞增多等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