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村
1、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贤寓镇龙华村
乡村概况龙华位于贤寓镇之西,距定兴县城22 公里,北面与常乐富相临,南面与李家庄接壤,西面紧挨姚村。全村人口3500人,小学1所。村庄地处华北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庄家主要以小麦 玉米等作物为主,近几年来村民多有种植蔬菜作为经济作物提升家庭收入,由于气候良好,主要有茄子、番茄、土豆、白菜 、豆角、甜椒、辣椒等,其中冬日还有大棚亦有蔬菜可供用。
1、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乡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位于草场乡西面,距县城9 公里,北面与沙坝村相临,南面与顶针村接壤,东接克朗,西连晃桥村。全村幅员16.3871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全村总人口 3587人,有党员71人,有小学3所,全村地势中山区,最高海拔1390米最低海拔1190 米,属于南亚热带气候,以大米等作物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枇杷、早市蔬菜 ,2006年人均收入为3887元。
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村位于城区东北5千米,地理坐标北纬47°32′,东经122°57′。辖五间房(龙华屯)、三间房(华西屯)、前曹家沟(原龙丰大队、曹家沟村委会驻地)、后曹家沟4个自然屯。1961年称龙华大队,1985年改称龙华村。地处丘陵。耕地10896亩。以农业为主,产玉米、谷子、大豆和马铃薯等。据官方资料显示[4],人口有1503人。村民委员会驻五间房屯。
3、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弥城镇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行政村隶属弥渡县弥城镇,地处弥城镇的西边,距弥城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弥城镇的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2公里。东邻姚芹,南邻谷芹,西邻巍弥公路,北邻新城。辖21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1706户,乡村人口6534人,其中农业人口6534人,劳动力430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250人。
全村国土面积11.29平方公里,海拔1,667米,年平均气温18.00℃,年降水量742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901.75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9,68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4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4、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头白族乡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村隶属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头白族乡四华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石头乡东边,距离石头乡3.5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2773亩,海拔182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烤烟、大蒜等农作物。
截至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68户,乡村人口281人,其中男性135人,女性146人。其中农业人口281人,劳动力193人。该村以纳西族为主,其中纳西族239人,白族39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1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4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3.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58户,占农户总数的85%。
乡村经济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8亩(其中:田268亩,地30亩),人均耕地1.06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烤烟、大蒜等作物;拥有林地239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0亩,其中养殖面积10亩;草地5亩;荒山荒地20亩。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8.55万元,占总收入的48.62%;畜牧业收入20.65万元,占总收入的17.1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04头,肉牛13头,肉羊16头);渔业收入0.36万元,占总收入的0.3%;林业收入1.92万元,占总收入的1.6%;第二、三产业收入5.69万元,占总收入的4.73%;工资性收入8.08万元,占总收入的6.71%。农民人均纯收入2135.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8.08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人(占劳动力的16%),在省内务工45人。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68户通电,有5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1%和8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总数的84%和23%)。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5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3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6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6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5、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西平镇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村委会隶属于沾益县西平镇,属于坝区,地处西平镇南面,距离镇政府所在地0.01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邻沾益县城,南邻太平村委会,西邻龙泉村委会,北邻光华社区。辖柴山村、啊幢桥、娄家山等8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1267户,乡村人口3986人,其中农业人口3986人,劳动力204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78人。
全村国土面积4.00 平方公里,海拔1,865 米,年平均气温14.90 ℃,年降水量1,159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蚕豆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597.60 亩,林地483.4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77.6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85元,主要以二、三产业为主。[1]
6、江苏省芜湖市弋江区龙华村乡村概况龙华村位于芜湖市南部地区,隶属弋江区,属于城郊结合部。根据所属村民的居住范围,该村自然覆盖5~6平方公里。2001年2月,市政府开始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村农田被大量征用,城市化进程较其他村落快很多。截至2009年1月20日,常住人口3600多人,800多户,分为25个村民组。[2]经济状况该村经济水平中等,2008年人均年收入达605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80万元。由于处于城郊,且城市化进程加速,该村收入来源多样,种植业已不是最主要收入来源。该村一部分人已走入城区企业工作,或在高新区以及村境内入驻企业谋取务工机会;一部分居民在村委指导下走上个体致富路,面对南城大面积规划建设的机遇,从事工程建设承包施工、汽车运输等各项三产服务生产经营;另一部分村民从事蓄畜养殖及传统农业种植。[2]
7、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龙华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宜良县狗街镇,地处狗街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城4公里。东邻瑞星,南邻骆家营,西邻黑羊村,北邻木兴。辖许家营、下任营、上任营等6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有农户1710户,有乡村人口5510人,其中:农业人口5510人,劳动力419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304人。
全村国土面积8.58平方公里,海拔1535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870毫米,适合种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645亩,人均耕地0.67亩,林地1973.3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粮食、洋葱为主。
自然资源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645亩(其中:田2895亩,地750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种植粮食、蔬菜等作物;拥有林地1973.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53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624.9亩,其中养殖面积227亩;荒山荒地1662.6亩,其他面积4956.7 亩。
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路灯。全村有116户通自来水,有1561户饮用井水。有1672户通电,有116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0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7%、65.1%和84.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0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453户(分别占总数的67.3%和63.4%)。
该村到镇集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宜良车站4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55辆,拖拉机78辆,摩托车70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300亩,有效灌溉率为90.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80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2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53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5户。全村有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4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8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7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2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85万元,占总收入的55%;畜牧业收入941万元,占总收入的20.3%(年内出栏肉猪11859头,肉牛72头,肉羊673头);渔业收入191万元,占总收入的4.4%;林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0.15%;第二、三产业收入911万元,占总收入的17.8%;工资性收入262万元,占总收入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3174元,农民收入以粮食、洋葱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71人(占劳动力的17.5%),在省内务工435人,到省外务工36人。
人口卫生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1710户,乡村人口5510人,其中:男性2652人,女性2858人。其中:农业人口5510人,劳动力419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5457人,彝族5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9人,占人口总数的4.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510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68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截至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2812平方米,拥有教师22人,距离狗街镇第二中学4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27人,其中:小学生470人,中学生257人。 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政务公开、帐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7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645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52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46万元,有固定资产14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3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资金平衡表方式公开财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