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我们去哪里
作者:彭扬 著
ISBN:10位[7540434481] 13位[9787540434489]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1
定价:¥16.00 元
内容提要
《天黑了,我们去哪》记述了九位出生于80年代的边缘人的故事,这里有因失恋自杀未遂的,有陷入同性恋难以自拔的,有因学习负担过重得了忧郁症的,有整天沉溺于“明星梦”的,有因家里只能供养一个上学而使兄妹变成仇敌的,有因精神紧张和身体不适而被人引诱吸毒的,有受黄色书刊和色情网站影响而染上艾滋病的,有既不上学又不工作把网络游戏当成了日常生活的。
阅读这些在青春中迷失,在成长中彷徨的故事,人们的心情不能不忧郁,不能不沉重。因为他们本不该走上这样的道路,本不该摊上如此的命运。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4年2月26日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这本《天黑了,我们去哪》从“问题少年”的角度,反证了这一问题的重要与紧迫。“未成年人”的教育需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中的“问题少年”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与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一部分人的理解、关爱和帮助,既是对己出“问题”的他们的疗救,也是对更多未成年人少出“问题”和不出“问题”的预防。在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和重要工程上,当然也是“一个都不能少”。
在这本记述同龄人中的不幸者的作品里,我们能感觉到作者视野的下沉,目光的深邃,更能感觉到浸透在这视野与目光里的那种深深的关切,幽幽的焦虑,殷殷的责任。这可能是这本书最为独特也最为可贵的地方。我还感兴味的是,在选点取材的典型性,文字描述的可读性,以及对一些敏感话题把握得当和注重心态与情态的揭示,以给人预留更多和更大的想象与思索的空间等方面,作者表现出了相当成熟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情。可以说,把这本作品放到当下的纪实文学领域来看,它也是题材比较重大而文学含量又较高的一部不能忽视的力作。
这本书对于彭扬的个人写作来说,无疑具有一种突破性的意义,但更大的意义可能还在于它以一种介入现实和忧思社会的努力,使当下的“80后”的写作在上更丰富了,厚重了,并让人看到了作为文学的“80后”正在增长的活力和正在生长的希望。
编辑推荐
我看了以后有哭了好多次,觉得里面有很多自己的影子,突然感觉很想倾诉一下,这些事情就像真的发生在我的身边。——林萧(高中一年级)
作者真的很了解我们,虽然他采访的是一些边缘的学生,但是有很多青春期的感受我们也一样体验过。我喜欢他的文字和一种真诚叙述的方式,好像昨天写在日记上的话,今天就出版成书了。这本书和小说不一样,它直接抵达到了我们情感的核心。——毕华(大学中文系二年级)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把其中喜欢的章节复印下来,当作一种能够支持我的文字圣经。我的心理也很消极,甚至有点“问题”,但是看到他的文字时,内心就特别的安静平和。我是学艺术设计的,我设计了一件衬衫,把彭扬的头像绘制在上面,像切·格瓦拉一样有段时间天天穿在身上,他成了我的精神偶像。——魏余波(大学艺术设计系一年级)
以前我也看过很多青少年心理调查之类的图书,那些书虽然是一些社会工作者认真采访的结果,可总觉得是在说数,感觉很假。而彭扬的这本书写的很真实,很多感触我都亲身经历过,没有真实的还原,我很感动,希望有这位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华世界思想和生存的独行者。——陈安栋(高中三年级)
作者简介
彭扬,光影生。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主演电影《小提琴》入围法国里昂电影节和韩国短片电影节。主演广告英特尔奔腾四处理器,喜之郎果冻和大白兔奶糖。 文字客。高中时在《当代》、《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芙蓉》杂志发表文章。曾获日本第九届“少年村上春树”文学奖,第一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大赛“少年文学大奖”,《青年文学》2002年年度小说一等奖等20个文学奖项。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已出版独立摄影采访《天黑了,我们去哪》,小说集《洞》。现在多家杂志开设电影和文化专栏。 乐行者。首张个人创作音乐专辑《stay in your arms》囊括网络格莱美三项大奖。成为《滚石》杂志看好的亚洲音乐新星。 色彩族。举办个人画展“飞吧,威力斯特。”即将出版画集《漫游少年和小猪的剑》。
目录
我的荐言
紫
关于年年的一些
[沉与围]
幻想曲
杀
白日灼身
在黑里
汹涌湿地
铁的后座日志
彭扬的高度——关于彭扬,关于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