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茶
雷公茶的来历在贵州凯里有一座山,叫雷公山,这个山上有个村叫团龙村。在明代,团龙村人种植的团龙茶已成为朝廷的贡茶,每年春分一过 ,就有土司官亲临现场,团龙村的男女老少都上山采摘 首次打春雷的“雷公茶”, 其次就是夜间摸黑去采摘“闪电茶”,然后,加工好装进土坛子里面, 由土司派人用马驮走并献给皇上 团龙茶已成为团龙村人心中的神茶。然而因为地处偏僻,产量也比较少,所以雷公茶很少出现在寻常人的茶杯里。
雷公茶的性状目前雷公茶有两种形状,一为球形,外面包以白纸,外表看起来像个银球,所以也叫银球茶。它的采摘期要比普通绿茶晚十天或者半个月,条形也较长一些,制作工艺和普通绿茶差不多的,只是最后多了个包揉的工艺,使其成团。
由此可知,银球茶的茶菁比其他绿茶的要稍微老一些,所以其耐泡程度相对来说也要高一些。雷公山海拔较高。雷公茶口感丰满,纯净。具有高山茶的明显特征。可以作为熟悉高山绿茶口感的好教材。
雷公茶的冲泡这个茶的冲泡关于水温没有太多的特异,沸水即可。
冲泡要点:
注水不用太急。
另外,观察茶团吃透水之后逐渐散开的过程,极具观赏价值。
用具:
大口径玻璃杯一只,公道杯一只,茶具组一组,茶漏一套。
步骤:
用热水把泡茶器和品茗杯全部烫洗干净之后,把白纸剔除之后,小心地把茶团放到标底,切不可以一投而入。一是会有损于泡茶器,二是会对茶形产生损害。
这时把沸水注入杯里,慢慢地淹过茶团。
此时不要晃动杯子,可以观察茶团逐渐的松散,有时候会突然的动一下,有个茶芽会伸了出来。越到后来,散得越开,叶片慢慢舒展开来。你的面前立即出现了一幅春山的景象。而茶水也因此逐渐的变得有了颜色。
当然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采用上投法。只是这不茶紧实,所以,结果是直接沉到水底了。其他的结果和先放差不多。
雷公茶泡四泡没有问题口感依旧不错。
(摘自《轻松喝绿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叶羽晴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