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德太子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唐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李重润,原名李重照,是唐中宗长子,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儿子.大足元年(701)九月壬申日,邵王李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李仙惠、魏王武延基一同被武则天处以杖刑而死,原因是他们三人私下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之宫中?"死时,李重润年仅19岁。公元705年,李显复位后,追封其为懿德太子,公元706年其墓由洛阳迁来陪葬乾陵。

据历史记载:懿德太子重润,本名重照,避武后讳改焉。帝为皇太子时,生东宫,高宗喜甚,乳月满,为大赦天下,改元永淳。是岁,立为皇太孙,开府置官属。帝问吏部侍郎裴敬彝、郎中王方庆,对曰:“礼有嫡子,无嫡孙。汉、魏太子在,子但封王。晋立愍怀子为皇太孙,齐立文惠子为皇太孙,皆居东宫。今有太子,又立太孙,于古无有。”帝曰:“自我作古若何?”对曰:“礼,君子抱孙不抱子,孙可以为王父尸者,昭穆同也。陛下肇建皇孙,本支千亿之庆。”帝悦,诏议官属。敬彝等奏置师、傅、友、文学、祭酒、左右长史、东西曹掾、主簿、管记、司录、六曹等官,加王府一级,然卒不补。将封嵩山,召太子赴东都,以太孙留守京师。中宗失位,太孙府废,贬庶人,别囚之。帝复位,封邵王。大足中,张易之兄弟得幸武后,或谮重润与其女弟永泰郡主(既永泰公主)及主婿(既武延基)窃议,后怒,杖杀之,年十九。重润秀容仪,以孝爱称,诛不缘罪,人皆流涕。神龙初,追赠皇太子及谥,陪葬乾陵,号墓为陵,赠主为公主。

懿德太子墓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是乾陵的陪葬墓。。1971年发掘。该墓地表有双层覆斗形封土,周围设围墙,南面有土阙、石狮、石小人、华表等。地下由斜坡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四对小龛、前后甬道和方形前后砖室组成。全长100.8米。葬具置于后室,为庑殿式石椁,外壁雕饰头戴凤冠的女官线刻图,墓壁满绘壁画,保留约40幅。墓道两壁以楼阙城墙为背景绘太子出行仪仗,过洞绘驯豹、架鹰、宫女、内侍等。第一、二天井绘列戟,为天子之制。甬道及墓室壁面绘持物宫女、伎乐等宫廷生活画面。墓顶绘天象。该墓已遭盗掘,仍出土文物1000余件,有太子哀册、俑、三彩器和鎏金铜马饰、陶俑、三彩俑、陶器和金、铜、铁器,以及欧体阴刻玉质填金表册残片等。从墓葬的形制、规模、随葬的玉哀册、贴金甲马骑俑,壁画中的列戟、三出阙来看,都是目前唐代墓葬等级最高者。

唐懿德太子墓

墓内壁画比较完整,有40幅,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据统计全部壁画面积近400平方米,其中比较完整的约有40幅之多。题材有仪仗队、青龙、白虎、城墙、阙楼、乐伎、男仆、宫女等,显示出李重润的显赫地位和特殊身份。如仪仗队中,永泰公主有12戟,章坏太子有14戟,而李重润则有48戟,属帝王一级。仪仗队有196人,由步队、骑队和车队3个部分组成,阵容庞大,气势不凡。还有《架鹰图》、《使女图》、《鹰犬畋猎图》、《列戟图》等。《侍女图》在墓前室,南北对称,各有宫女7人。这些壁画色彩绚丽,画中人物姿态各异,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宫廷的日常生活。这批壁画琳琅满目,技巧娴熟,犹如一个唐代地下绘画展览,是陕西唐墓壁画的一次重要发现。

墓道入口处两侧绘楼阁仪仗、青龙、白虎。楼阁城阙巍峨壮观。城内大批仪仗队作出城行进状,仪仗队包括车队、骑马仪仗及步行仪仗队。据《旧唐书》、《唐六典》等书有关唐代仪卫制度的记载,结合壁画考证,确定为太子大朝仪仗图。墓道北壁顶部墙面有建筑画1幅,与东、西壁的楼阁城墙是一组完整的唐代建筑图,这一题材在陕西省唐墓中尚为首次发现。第1过洞东、西壁绘驯豹图。第2过洞东、西壁绘有架鹰、架鹞男侍。第3过洞东、西壁各绘有内侍7人。第6过洞东、西壁绘有手抬大炭盆的侍女。第1天井东、西壁绘有大型戟架,东壁列戟12竿,西壁列戟13竿。第2天井东、西壁的大型戟架,均列戟12竿。据《唐六典》、《新唐书》有关列戟制度的记载,是属于帝王一级的仪仗制度。第3天井东、西壁绘有车及随从男侍。甬道东、西壁绘各种侍女,有的手捧包裹、有的手捧三足盘、有的手捧蜡烛台,表现了墓主人的宫廷生活。甬道顶部平有团花、宝相花、海石榴等图案花纹。前墓室东壁红柱两侧各绘7个侍女,手中捧持烛台、盘、包裹、瓶、杯、团扇等日常生活用具。西壁与此相似。南壁门洞两侧各绘侍女2人。后墓室顶部绘银河和星辰,东、西侧绘有象征日、月的金乌、蟾蜍。东壁画柱两侧各绘出侍女9人,手持各种生活用具和乐器,北壁绘有侍女4人。

墓内壁画用色大胆多变,注重物象的主体感与明暗变化,既有浓彩重墨的绚丽,又有焦墨薄彩的轻淡。线条运用亦很讲究,通过笔法的各种变化,营造出气势磅礴的宏伟场面,塑造出一个个精美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初唐画坛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在墓葬壁画中留下的杰作,在唐代绘画真品不多见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懿德太子墓墓壁画题材丰富,是了解唐代皇室埋葬制度、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壁画构图宏伟,技艺精湛,山水楼阁以青绿、朱赭等颜料进行重设色,取得了富丽强烈的效果,显示了唐初人物画、山水画、宫室画的时代风貌,对了解唐代壁画的绘制技法和艺术成就具有重要的价值。

现已在墓区建成博物馆,展出文物,开辟参与性旅游项目,供中外游人参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