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所宾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九所宾馆
九所宾馆

九所宾馆是一个集公务、商旅、会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知名公务酒店,是国家领导人来湘的重要接待基地,然对宾馆其名,诸人会有浓厚的兴趣和迷惑,直观者认为是九所宾馆相联,故得其名,而多思者则可能多主观臆断。事实上,来到九所才知,宾馆其名藏着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故事。“所”本该为“栋”,故事发生在1959年.

说到印象,爱好绘画之士,首先联想的应是印象画派,凡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印象》无不令人遐想,印象画注重光影的巧妙利用,色彩的神奇表达,简单中意味深远,回味无穷。而九所给我的初次印象略如印象画,绿树葱茏,红色阁楼掩映其中,色彩搭配喜庆而韵味悠长,在七月斑驳阳光的点缀下,色彩和光影的完美组合,促使人们去探寻这里曾经的脚印和故事。说到印象,爱好绘画之士,首先联想的应是印象画派,凡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印象》无不令人遐想,印象画注重光影的巧妙利用,色彩的神奇表达,简单中意味深远,回味无穷。而九所给我的初次印象略如印象画,绿树葱茏,红色阁楼掩映其中,色彩搭配喜庆而韵味悠长,在七月斑驳阳光的点缀下,色彩和光影的完美组合,促使人们去探寻这里曾经的脚印和故事。

九所宾馆背依风景秀美的烈日公园,登高眺望,有岳麓之顶望千年学府,珞珈山上望武大之感,红色的楼房,棱角分明,掩映在参天古树之间,典雅而不失厚重。宾馆往东,能听见嘹亮的军人呐喊;南面为正门,从其而入依次要经过湘汇宾馆,湘菜研究所,省委招待所。临近湘菜研究所时令人肃然起敬,湘菜虽然在汉代马王堆古墓中就出土了菜谱,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却一直处在粤菜和川菜的夹缝中生存,直到近年,因为湘菜技艺和文化的迅猛发展,湘菜才在八大菜系中渐成“无湘不成军”“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阵势,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和湘菜研究所的贡献应该是分不开的;在西门,拾阶而上,一棵巨大的古树,伸张四臂,将康乐中心的5号楼轻拂在树枝之下,而在不远处,一个防空洞入口引人注目,据人介绍,此防空洞现状不明,以前直通6号楼,6号楼何许楼也?6号楼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和历史画面,其中听说就包括老顽童黄永玉的手笔《芙蓉国里尽朝晖》,此画在宾馆到处可见其翻印版本,画中白鹤欲飞,荷花绽放,花枝直指穹宇,意境激昂,催人上进。对于在九所过80大寿的黄永玉,我们这一代人并不陌生,其人其才,其显著的顽童形象和一文烟斗,策划的酒鬼系列,无不影响深远,耐人寻味。据悉,6号楼内还藏有张总个人的名画,而张总本人则曾是黄永玉的“学生”,画风厚重凝远,影响巨大;北门而出,则是湖南宾馆。

进入九所宾馆,鸟语花香,沁人心脾,绿树青草之间,因常时人迹稀少,因此飞鸟成了这里最热闹的主人,“鸟鸣山更幽”,少了几分热闹,却多了几分恬静。同时,宾馆无处不体现一种湖湘文化下的沉淀,展示着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在2号楼的墙壁上,我们可以看到《洞庭秋月》图。“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何等的震撼,然在此画中,秋湖、明月,大雁的构成的意境中看岳阳楼对语洞庭湖水,人将读出自己不同的心绪,安宁幽静。《武陵秋色》中武陵山险奇绝,令人激情豪迈,然亦不失优雅,最易陶冶观者情操。

馆内到处是参木巨枝,这些古树大多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它们见证了这里的历史,见证了毛主席在这里的百多个日日夜夜,它们是历史的阅读者,它们是满腹经纶的老者,从那些巨大的树干上,透过青苔,我们似乎能找到世事变迁的痕迹,国家发展缩影的线索。馆内的建筑风格现代喜庆,高度大多不过三层,安静集中的分布在馆内两大版块,1、2、3为伴,5、6、7、8、9为伍。建筑外墙大多粉刷如新,不过虽然清新爽目,但似乎减轻了历史的厚重,让人在读馆内发生的历史时略显淡然。

一个馆见证的是历史,这里因为人并不热闹,且更换频繁,从而使这里有如三百年新兴移民国家美国,创造着辉煌、灿烂的文化和业绩,而历史记载的痕迹却显得有点力度不够,从而使人在读宾馆中的历史缩影时,整个企业的文化构架的历史熏陶还可以加强。

历史和文化――靠文字承载和宣扬,这也许就是我以后的工作职责之一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