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中心医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航天中心医院

航天中心医院Aerospace Central Hospital,又名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成立于1958年,是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北京地区普通高等教育临床教学基地,北京急救中心西区分中心、海淀区四大医疗中心之一、永定路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医院医疗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数660张。年门诊量40余万人次,住院患者1.2万余人次。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09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166人,医院下设30个医疗科室。此外,还设有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目前,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科、泌尿中心、妇产科是重点科室,在重症颅脑损伤救治、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导管介入治疗、微创保胆取石、骨关节置换、器官移植、阴式系列手术、腔镜技术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处于北京市前列。医院拥有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I)、CT、全自动检验设备、彩色超声诊断等大型先进检查设备;医疗服务、日常办公和内部管理已经全部实行网络化。

航天中心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医院、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急救中心西区分中心。

医院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700张,实际开放660张,设有37个医疗科室和1个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职工1269,卫生技术人员800人,高级职称的专家教授1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3人。医院下设24个临床科室、8个医疗技术科室,并设有海淀区永定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航天体检中心。

发展方向:医院在“科教兴院、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形成了“服务永恒 追求卓越”的医院文化理念;制定了“突出技术特色、打造一流学科、努力建设一流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发展综合医院、创建特色医院、打造数字医院、建设构筑文化医院”的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医院注重学科建设,逐步确立了以“两心两脑”等为重点学科,介入、移植和微创为重点技术的专业特色。目前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泌尿疾病诊疗中心、妇产科、骨科是重点科室。在颅脑损伤救治、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导管介入治疗、骨关节置换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水平处于北京市前列。

医院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院,承担北京大学医学本科教学和统招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是北京市继续教育基地。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

航天中心医院
LOGO

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20余项。

医院固定资产2亿元,拥有国内一流的超洁净层流手术室、核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机、彩色B型超声波诊断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CR成像仪、DR数字胃肠造影机、电子内窥镜、高档全自动麻醉及手术设备、体外震波碎石机、全自动生化仪、动态心电监护仪等。建成了手术直播系统及远程教育平台,为远程会诊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现代化手段。医疗服务、日常办公和内部管理已经全部实行网络化。

对口支援:承担地区公共卫生和航天系统医疗保健工作,较好完成了北京市和航天系统对口支援和医疗共建任务,先后承担了8家医院支援共建任务,目前仍在进行中的有密云县第二医院、密云县河南寨镇卫生院和青海省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

医院文化:“服务永恒·追求卓越”是医院的文化理念。张佩珊护理组作为优秀医务群体的代表,在医疗服务中,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五个一、六个在前”的人性化服务,形成了“张佩珊护理组服务模式”,成为医疗服务的一面旗帜,有力地带动了医疗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张佩珊护理组先后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医院多次成为首都文明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医院是北京市公众认可的十家医院之一,名列第三;2006年是北京地区患者满意度100%的三级医院,名列第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