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锈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韭菜锈病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和花梗。最初在表皮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发展成为纺缍或椭圆形隆起的橙黄色小疱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环,以后扩展为较大疱斑,其表皮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状物,叶片两面均可染病,后期叶及花茎上出现黑色小疱斑,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规律

真菌引起的病害。周年以夏孢子转移侵染,借助气流传播。温暖而多湿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尤其毛毛雨或露多雾大天气时较易流行。品种抗病性差,偏施氮肥过多,种植过密和钾肥不足时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易发病。

韭菜锈病

防治措施

(1)轮作。

(2)合理密植,做到通风透光良好;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高;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3)收获时尽可能低割,并注意清洁畦面,收割后畦面喷洒45%硫磺胶悬剂400倍液消毒。

(4)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5000倍液、25%凯润乳油3000倍液、5%云大翠丽微乳剂1500倍液,80%成标干悬浮剂800倍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等,上述药剂与天达2116混配交替使用,隔7-10天1次,防治1-2次,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