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鉴赏

书名:小说鉴赏(中英对照•第3版)
书号:7-5062-5475-1/C•10
著者:(美)克林斯•布鲁克斯(C. Brooks) (美)罗伯特•潘•沃伦(R. P. Warren)
译者:主 万 冯亦代 草 婴 丰子恺 汝 龙 等
开本:16开
字数:1300千字
印张:41.5 插页3
出版时间:2006.12
定价:39.80元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接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进修文学的自学读物。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广大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它又是一部极佳的小说读本和难得的英语学习阅读材料。
作者简介
克林斯•布鲁克斯(Cleanth Brooks, 1906—1994),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新批评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立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任教于耶鲁大学,为美国高等教育诗歌教学变革做出贡献。代表作有《现代诗歌与传统》(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 1939)和《精制的瓮》(The Well Wrought Urn, 1947)。与沃伦合著《诗歌鉴赏》(Understanding Poetry, 1938)和《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 Fiction, 1943),共同创办当时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南方评论》(Southern Review, 1935—1942),推动新批评理论盛极一时。
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 1905—1989),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新批评派成员,任教于耶鲁大学。创作并发表大量诗歌和9部长篇小说,其作品经常针对南方传统乡村价值腐蚀下的道德困惑。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All the King’s Men, 1946)和诗集《许诺》(Promises, 1957)均获得普利策奖。《国王的人马》为新批评派的扛鼎之作。短篇小说集《阁楼马戏团》(The Circus in the Attic, 1948)包括著名的《春寒》(Blackberry Winter)。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博林根诗歌奖等多种奖项,1986年成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译者简介(部分)
主万(1924―2004),资深翻译家,原名叶治,安徽桐城人。曾入复旦大学授翻译课,后转华东师范大学任教授,兼任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及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为上海外文学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译著有纳博科夫《洛丽塔》全译本、劳伦斯作品集、狄更斯《远大前程》、海明威《危险的夏天》、亨利•詹姆斯《阿斯彭文稿》,还有美国索尔•贝娄、德莱赛、格林等人的作品。
冯亦代(1913―2005),翻译家、著名作家、出版家和学者,原名贻德,浙江杭州人。主张以开放的态度译介当代外国文学,并在美国文学的评介研究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其代表译著有海明威《第五纵队》等近20本书,是最早把海明威引介到国内的人。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浙江崇德人。一生译著30多种,多为日本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主要有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和俄国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主张译者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句法与结构;译出的中文要自然、流畅,为中国读者所习惯、爱读。
草婴(1923―),著名翻译家,原名盛峻峰,浙江镇海人。原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现任中国译协副会长。从事俄语翻译,主要译著有《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处女地》(第一部、第二部)和莱蒙托夫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
审阅者简介
曹文轩,著名作家、小说理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李文俊,著名翻译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译协理事、《世界文学》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