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四川省营山县孔雀乡孔雀乡位于四川营山县东北部,与仪陇县接壤,离县城84公里,幅员面积24.6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82米.辖10个村,87个农业合作社,11336人,属丘陵山区。山林茂盛,桑果林丰富,土地肥肥沃,适宜水稻、玉米、红苕、小麦、油菜、花生、中药材等各种农作物生长。

孔雀乡

场镇建于50年代初,闻名遐迩的孔雀洞与西北街连为一体,集市繁荣活跃,成为孔雀乡经济文化中心。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是孔雀乡人民生产、生活的最大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现已修水库3座,石河堰5处,山平塘102口,引水渠25公里,蓄水池95口,打机井510口,人工井323口,基本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

为了发展“三高”农业,走产业化道路,狠抓了以蚕桑为重点、生猪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养蚕在孔雀乡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全县蚕桑基地乡。近年来,孔雀乡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训为手段,大力推广科学栽桑养蚕技术,全乡上下掀起了育苗、 栽桑、养蚕的热潮,实现良桑化,养蚕科学化,年养蚕达2700张,产茧8万多公斤,产值100万余元,全乡出栏肉猪1万余头。在抓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同时,还着力抓好林业生产、乡镇企业,大发展个体经济,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年全乡劳务输出1700人,创收250万元,乡办企业收入达到450万元。

该乡通讯、交通、场镇建设日新月异。现已实现程控电话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普九建设已投资100万元,建成了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80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

[1]孔雀乡下村:

槐花村

孔雀村

火岭村

马槽村

双堰村

虎坪村

林荫村

合面村

天宫村

杨名村

孔雀乡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397

5498

4899

家庭户户数

2638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387

家庭户男

5488

家庭户女

4899

0-14岁(总)

2696

0-14岁男

1502

0-14岁女

1194

15-64岁(总)

6870

15-64岁男

3578

15-64岁女

3292

65岁及以上(总)

831

65岁及以上男

418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孔雀乡乐至县辖乡。清设孔雀铺,为“铺递”。1935年改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6公里。面积43.8平方公里,人口2万。乐(至)安(岳)公路穿境。辖马家井、斑竹院、长景寺、二龙桥、孔雀寺、马鞍山、天远桥、孔雀铺、广盐、金地、团田、琵琶、龙凤、红岩洞、八角庙、精忠庙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籽、棉花。养殖生猪、蚕。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孔雀乡建置沿革 清初属定川乡(治今筠连镇)辖地,同治后属安乡(治今双腾镇)辖地,民国初年于孔雀场,帅家村置团,属西一区(治今塘坝乡)。后改联保及乡,皆为丰乐乡(今塘坝乡)辖地。解放初属第三区(治今双腾镇)丰乐乡,1951年始置孔雀、帅龙2个,1956年撤帅龙乡入孔雀乡,属双河区(治今双腾镇)。1958年称孔雀人民公社,1984年复名孔雀乡,1992年撤区直属县至今,乡政府驻孔雀场。2001年辖11村57组,总人口7936人,其中农业人口782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9.1‰。

地理位置 孔雀乡于川滇交界地,县境西南部边缘,与本县龙镇乡、塘坝乡及云南省盐津县盐津井镇、塘坝乡相邻。乡内多为山地,距县城43公里,海拔900—1400米,幅员面积57.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26亩,森林覆盖率达45%。

自然条件 孔雀乡地处高寒山区,山高地陡,河流以鹿井沟河为主,其余多分布为小溪,山高地寒,年平均气温11.8℃—14.8℃,春季多低温冷寒,但回暖较早,夏秋多夏旱、伏旱、暴雨、洪涝。乡内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苕、洋芋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茶叶为主,全乡林地面积广阔,植被丰富,主要以杉树、竹木为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