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与建筑

作者:亢亮,亢羽 编
ISBN:10位[753062797X] 13位[9787530627976]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2-1
定价:¥18.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专就中国风水学与建筑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加以综合研斩,使学者不仅对传统建筑、民居建筑在应用风水这上有所认识,而且对现代建筑、城市建筑在风水学应用上亦有所认识。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较全面地提示了基于天文、地理、人体科学和《易》学的中国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和实践地位,是学习中国风水学的必读的基础书。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多年实践和研究中国风水学的所得。力求从现代科学角度给中国风水学建立一个整体的科学框架;由中国风水学的内涵、原则和方法弥补现代建筑学的不足;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中国风水学的奥秘和神奇的“验证性”。本书不仅适用于现代建筑研究者和设计家,而且适用于中国风水学的钻研者和实践家,了解中国风水学与现代科技和现代建筑之间的相关关系。
作者简介
亢亮:1933年生,辽宁省鞍山市人。195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任天津大学教授,硕士导师,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为中国易学堪舆研究院院长。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
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相关现代学科
第二章 中国风水学的称谓及方术探源
第一节 风水学的称谓探源
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的方术探源
第三章 中国风水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阴阳五行说
第二节 干支生肖
第三节 四时五方
第四节 河图洛书与八卦九宫
第五节 七曜与九星
第六节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第七节 星象与分野
第四章 中国风水学的流派与实用操作方法
第一节 形势法
第二节 理气法
第三节 风水实例综合分析——《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命运不济的风水之谜
第五章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科学支柱
第一节 中国风水学与天文学
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地理学
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人体科学
第六章 中国风水学与现代建筑学
第一节 现代建筑理论思潮
第二节 中国风水学与生态建筑学
第三节 中国风水学与建筑环境科学
第四节 中国风水学与现代城市的人居环境
第五节 中国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书摘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划分为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象征环境。
物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构筑环境。对于自然环境,主要考虑人的行为空间、气象、风土等自然环境条件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分析人的性格差异。对于构筑环境,即人工环境,主要考虑与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住房建筑问题。这便是中国风水千百年来的一再论证的“环境气场”。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象征环境,是从美学立场出发,考察环境中所包含的一切自然事物和人为事物作为一种象征,如何对人类起作用,以及人类如何对环境起作用的过程。中国风水中的“寻龙”象征传统建筑中的图腾取象及室内屏风、中堂等装饰证明了这种象征环境的实际意义。
心理场理论
心理场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心理学史上,将之归在完形心理学范畴。研究“场”的鼻祖是德国人勒~(Kurt Lewin 1890-1947)。
勒温将心理场定义为“心理生活空间”(Psychological Life Space)即“综合可能事件的全体”。这包括三个因素:
①准物理事实,即人类心目中的自然环境;
②准社会事实,即人类心目中的社会环境;
③准概念事实,即人类思想概念与现实的差异。
这里的“准”即非真正实物,只是主观感受,这就区别了现实和心理两种不同概念。勒温采用数学、物理学以及拓扑几何学的方法描绘了心理场的特征,按拓扑学的概念,心理场为没有大小尺寸、没有固定形状的无限柔软的塑性体,“如此规定的空间名为形势几何学(拓扑几何学)的空间,申言之,即为不用测量而加以规定的数学关系;在形势几何学的空间之内,没有距离的规定,据形势几何学的观点,一滴水完全和地球相等,一个立方体和一个球体也无可
区别。”他用数学中的约旦曲线直观地将心理场表现出来。
与心理场对应的是物理场(环境空间)共处于一个大系统中,优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是心理空间的物化体现。这不正是中国风水中所追寻的“气”与“形”的关系吗?
关于中国风水中的“气”,即“精”、“元”,论述颇为丰富。《张子正蒙注.太和》说:“物各为一物,而神气之往来于虚者,原通于氤氲之气,故施者不各施,受者乐其受,所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琥珀拾芥,磁石引铁,不知其所以然而感”。老子称气为“其细无内,其外无大,充盈天地”;《庄子.外篇》:“气变则有形,形变而有生”等等。
在西方,判定中国风水中“气”的自然科学含义的工作最早是由德国科学家莱布茨(1676-17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