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产阶层调查

基本信息作者:周晓虹 主编
ISBN:978780190687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1
定价:¥45.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五大城市的3000余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和数百人的深度访谈,就中产阶层的身份认同、消费行为、休闲方式、社会交往、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品位、政治参与以及媒介使用特征等八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本书以翔实的资料、晓畅的文笔、精心的构思、睿智的激辩,深入探讨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状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成长中的中国中产阶层的壮丽画卷。
编辑推荐翔实的资料、晓畅的文笔、精心的构思、睿智的激辩,深入探讨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状况
3000户问卷分析、300人深度访谈,30个月调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全国五大城市尽收眼底
认同、消费、休闲、社交,多彩的生活形态衬托多样化的当代社会
教育、品味、参与、媒介,独特的人生选择辉映大时代的中国走向
目录
导言中国中产阶层的历史与现状
一杂领:中国的中产阶层
二社会转型与中产阶层的兴起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基本功能
四成长,或有待突破的困境
五有关本项研究的若干说明
第一章中产阶层的认同及其建构
一认同:探讨社会分层的新视角
二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认同
三自我认同与定位偏差
四中产阶层认同的建构与重构
第二章中产阶层的消费及其社会逻辑
一激情与理性之间:中产阶层的消费特征
二阶层消费的社会效应
三“品味阶层”:名实之间
四中产阶层家庭子女的消费效应
五地位诉求:前卫镜像的背后
第三章地位标签与闲暇生活
一西方中产阶层的休闲逻辑
二中产阶层的崛起与休闲话语的流行
三中产阶层闲暇生活素描
四中产阶层的休闲特征
第四章社会交往:边界与区隔
一社会资本的研究视角
二社交活动的多维视角
三边界的建构:基于社会资本的探讨
四网络交往:新的阶层边界
第五章传媒效用:寂静与喧闹
一阅读危机与中产阶层的知识沟
二电视疏离与网络依赖:中产阶层的媒介特征
三突发事件与中产阶层的流言敏感
第六章教育和文化资本的获得与传承
一社会流动:循环或再生产
二中产阶层文化资本的获得
三中产阶层文化资本的传承
四中产阶层文化资本的确认
第七章品味:中产的符号生活
一中产与品味:一个时髦的话题
二中产阶层与趣味区隔
三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生活
四竞争压力下的中产文化生活特征
五想象:中产阶层的文化品味
第八章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萌动与疏离
一中产阶层、政治参与和社会稳定
二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障碍
三解读: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
四五大城市的调查,不同的参与图景
五激励与创新:未来的图景
附录一1949年前的上海中产阶层
一近代都市的发展与中产阶层的形成
二职业结构、职业地位与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
三上海中产阶层的群体特征分析
四上海中产阶层——一种特殊类型的个案
附录二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
一台湾社会经济结构的流动与转变影响
二台湾中产阶层:崛起与陨落的阶段性关联
三“教育普及”与“权力重新分配”对社会阶层间的影响力
四影响中产阶层的大众文化与传播
五中产阶层:现实与未来的角力
六身处变迁下的台湾中产阶层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书摘近2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中间阶层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尽管对这个新兴阶层的准确界定和客观把握,在理论界和实践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王春光,李炜: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主观构建和客观实在》,《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王建平:《中产阶级:概念的界定及其边界》,《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与中产阶级概念一齐使用的还有中产阶层、中间阶级、中间阶层、中等阶层等,和目前主流媒体使用的新阶层一词也有一定交叉。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质程度高,在书中将它们统一称为中产阶层并不影响本文相关主题的讨论。但这个阶层悄悄地在改变着我国的社会生态和社会生活。经济上掀起的“购房热”、“轿车热”、“旅游热”等一波波消费潮流,在教育文化上注重子女教育,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一不与这个幻术般产生的阶层有关。中产阶层激起了文化、消费的震荡,而在另一方面却通过投票、参加影响政府决策的会议、与政府官员沟通等形式来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政治的稳定。对于社会阶层和阶级,马克思这样分析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82页。作为一个新兴的阶层,它又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表达,当前的社会如何适应这个变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是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政治活动的调查研究,以及他们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变革中变得更加具有迫切性,本调查基于对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的理论梳理,对我国五大城市中产阶层进行电话问卷和实地访谈,分析现阶段我国中产阶层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对国家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