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学院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源于1944年建立的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学院现由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岩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文与水资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工程结构研究所、工程设计院水电分院、水资源研究中心组成,设有三个校“523”工程实验室(水利土木工程实验室、水动力学实验室、水土资源实验室),7个研究室、2个资料室。 学院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和“岩土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土木工程)、8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含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以及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水文水资源”省重点学科、“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985工程”二期“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及四川大学“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交叉学科中心”。有4个本科专业, 现有在校学生2100余人,其中博、硕士生400余人。
学院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 32人,获博士学位教师约占53.5%,中青年教师占约占78%。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科评审组成员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组成员2人,跨(新)世纪人才4人,四川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13人,后备人选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4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成都市突出贡献专家3人。
专业介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农业水利、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实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工程水文学、 电工学、水力机械与电气设备、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灌排工程学、水泵及水泵站、水电站、城镇供水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利工程经济与管理、病害工程处理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综合能力,从事动力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水轮机、电机学、水轮机调节、水电站辅助设备、水电机给安装与检修、电站自动化、 电工学及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机械设计、金属工艺学、自动控制理论、继电保护原理、水力学及流体力学、 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等。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及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综合能力,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信息系统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水力学、环境化学、信息采集和处理、城市水环境分析和预测、城市水环境保护、 污水处理工程、城市水文学、随机水文学、给水排水规划和计算、水资源规划与经济管理、 水文遥感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长期水文预报与洪旱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综合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具有水利土木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在水利、土建、交通、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课程有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建筑材料、工程经济学、水工建筑物、水电站、 水利土木工程施工、城市供水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监理、建设项目评估与管理、 国际经济合作与招投标、计算机住处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精品课程介绍
◎ 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力学》
水力学课程是水利、土木、环境、机械、化工等学科的一门骨干基础课,主要研究液体(主要是水)平衡和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课程内容主要有:水静力学、水动力学基础、液流型态和水头损失、有压管道恒定流、有压管中的非恒定流、明渠恒定均匀流、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堰流及闸孔出流、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衔接和消能、液体运动的流场理论、恒定平面势流、渗流、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等。
四川大学水力学课程组创于上世纪5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实力雄厚、年龄与学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及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水力学》和相配套的电子教案,建设了较完备的教学实验设施。该课程于2003、2004年相继被评为四川大学、四川省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目前为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水文及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建筑与环境学院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对水力学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从事相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水力学及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链结)
◎ 省级精品课程<<水利土木工程概论>>
本课程是水利类专业的专业认识与专业教育课。主要目的是鼓励、启示学生用自己的眼、自己的脑去观察、思考、认识大学、认识水利行业,建立初步的土木工程概念,了解土木工程涉及的主要范畴及重要分支,了解主要土木工程的组成及作用,逐步明晰对所修读专业的客观看法,并引导学生尽早作出自己的大学成长规划和初步的职业未来规划。
◎ 四川大学精品课程《工程地质学》
本课程是为水工专业及农水专业本科生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对基本地质知识作了适当的了解后,课程即转入对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要经常遇到的、对工程的施工、运营将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其中包括区域稳定问题、岩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几个大的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在专业思想中建立起只有能正确分析评价这些问题,才能合理开发、妥善保护以至有效改造人类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的意识。
硕士专业及研究方向
1 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研究方向: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管理;
水资源信息系统;
水利电力经济管理;
水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研究方向:
工程水力学;
河流工程及都市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及水污染控制;
计算水力学及非恒定流;
水信息学。
3岩土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土动力学;
岩石力学与工程;
土静力学;
地基基础与高土石坝;
工程数值模拟、检测、抗震。
4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水工结构工程及基础工程;
水利土木系统工程;
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
工程安全监测。
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现代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保护;
水文水资源预测及信息系统;
水利电力经济管理;
水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即可持续发展。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工程水力学;
河流工程及都市水力学;
环境水力学及水污染控制;
工业流体力学。
3岩土工程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工程检测与计算机应用;
地基基础与大坝工程;
岩石力学与工程;
土动力学;
土静力学。
4水工结构工程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水工结构工程及基础工程。
5水利水电工程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水电站水力学及动力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
6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点及研究方向:
港口及内河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