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位于水晶之都——东海县城的东大门,坐落于沿海高速与连徐高速的交汇处,水、陆、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是集参观、旅游购物、餐饮娱乐、康乐健身、住宿为一体的总建筑达70000平方米的大型的现代化商城,致力于打造“中国水晶第一旅”。

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于2006年6月投资建设,规划用地110余亩,总投资2亿元,是按东海县委县政府实现水晶市场升级换代,提升水晶价值,发展水晶产业,有效开发东海水晶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购物景区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全国最大的水晶珠宝专业市场,是展示水晶珠宝旅游文化的中心,特色旅游商品购物景区。

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中国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由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始建于1992年,总投资达7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营业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精品房700多间,柜台700多节,经营人员5000多名。水晶城2005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预计2006年将突破20亿元,其中进出口额占30%以上。在水晶城的带动下,全县有10多万人从事水晶产业,整个产业年产值达100亿元,水晶产业已经成为东海经济的重要支柱。

东海水晶城已成为世界水晶的集散中心。每年从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进口的水晶原料近千吨,我县的水晶及其制品又远销欧、美、日、韩和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建成以来,市场交易额超过60亿元, 2004年已突破8亿元,上交各种税费1200多万元,其中进出口额已占交易额的30%以上。水晶产业成为东海经济的一大支柱。水晶城凭借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经营方式,使“水晶之旅”已成为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的一大旅游项目,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万人次以上。

万科水晶城万科水晶城,一座位于梅江南生态居住区的城中之城,崛起在天津玻璃厂近百年沧桑发展的积淀之上,秉承欧洲小城的现代情怀,以崭新的规划设计理念进行富于个性的社区居住氛围的营造。

保留,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蕴含设计师在对水晶城设计时首先考虑了历史的因素。规划设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天津玻璃厂地块的现有建筑进行有意识的筛选保留,将它们融入新社区的规划当中。从而将水晶城的设计,定位于“被激活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覆盖,不是一个简单的博物馆”,它是“历史的庆典”。

庆典历史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建筑,如体量宏大的吊装车间;一种是景园因素,如长势良好的林区,完整保留的铁路等,既是庆典历史的元素,也是水晶城社区标识物。这些元素有近人的尺度,形成比较自由的自然景观。这样,从旧有元素中不断发掘新功能,打破平淡,赋于新奇,使新和旧形成相映成趣的对比。

水晶城把老的、历史的东西延续下来,遗迹留存和水晶城现代风格的建筑在区域内是叠加关系。新的建筑叠加在旧的天津玻璃厂的遗迹之上,使留存的遗迹在外界不断的刺激下,演化为可发展、可发生的一个平台,形成社区生长的可持续性。水晶城是历史的,也是生长的,促使新来的居民与之产生启发和交流,有了时空维度上的层次感。

庆典历史的理念,使水晶城区别于其它全新或普通形式的开发,赋予了水晶城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从而在整体的设计更富有逻辑性、人文色彩和趣味性。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销售心理的逐渐丰富、复杂化,承受更多有历史感而不是全鲜亮的、全新的水晶城,会对年轻一代更具吸引力。

对比,最重要的趣味点与力量

对比不仅是材料的对比,更是空间艺术的对比,新旧的对比,历史的东西和全新的东西的对比。对比产生的力量非常大,正像黑白的对比。把老的、历史的东西延续下来,使人能想到这是欧洲的一个小街,一个小城。

在新旧的对比和映称上,位于小区的主要入口的销售中心,采用了纯现代的设计手法,通过强调“玻璃体”通透的感觉和自身白色实体部分的处理,与旁边保留的老食堂和俱乐部建筑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内外部保留的庭院和树木则又巧妙地形成了空间上的过渡。这样,形成了一个既有对比又有融合的整体,点明了“ 玻璃”的意象主题,较为完美地解决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规划设计中被有意识地保留下来的老厂区的遗迹,用自己身上那些岁月的痕迹诉说着新社区中的老故事,赋予了水晶城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内涵。社区不论外部还是内部都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心理归属感,因而整体的设计更富有逻辑性、人文色彩和趣味性。它表明了水晶城的一种态度,即:尊重历史、善待历史、为我所用、推陈出新。

这是让历史在现在和未来中延续,使文化在时代交错中绽放异彩。

叠加,激活历史,不是简单的博物馆

欧洲小城,不是在玻璃厂上面做覆盖,而是在他的历史蕴含上面用现代化做叠加。

作为新建筑的中央区和老建筑的中心区是叠加的。文化区,是以行人为主的,这个区的道路、路网、空间限隔以及尺度感是性格特点对比强烈的两个叠加。小的住宅区,相当于公共的起居室的小的中心。林荫道的中心,自然林带的中心都交汇在这里。是整个城市的昨天和今天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叠加的一个交汇点。

现状的绿轴,把它做成一步行路,利用现状的绿树。原来有一个很完整的花园,还有现成的很多树,做成一个广场。应该有定期的音乐活动、庆祝会。

像欧洲小城普遍设有小广场作为"城市客厅"一样,巨大的材料库叠加的中心会所可以说是整个水晶城的"城市客厅"。它位于总体规划中"Y"字型景观轴的交叉点上,形成整个小区的几何中心和视觉焦点。

在规划设计者的手中,百年老厂被激活了。

这就是是历史的庆典,为我们讲述一个老厂区的新故事和新社区中的老故事。

1、 场地宝贵资源的合理利用

1)宝贵资源

·600多棵多年生长的大树。

2)资源利用

·规划中将位于场地中心位置的原吊装车间厂房加以改造,保留它的结构骨架,骨架中插入新的建筑形体,改造为小区的中心会所。新旧建筑语言的对话,将给人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场地东边原大任庄路以前为市政道路,具有较长的历史,规划设计中将道路面加以改造,路两边茂盛的行道树完全保留下来。

·小区东入口的花园是在原卫生院的旧址上,这是一片成长多年的高大乔木,树冠遮天,将原貌树木全部保留下来,并在原建筑的位置上重建片段山墙。老树和山墙会给来此休息的人们静静讲述着一段历史。

·目前售楼中心将来可作为小区的一个商业设施,建筑布局和造型是在认真考虑到现状树的条件下设计的。它和周围的树紧密结合,树中有房,房中有树。

2、各具特色的组团和邻里空间

根据小区资源的分配、产品的定位将小区产品组合分为为三类:情景组合,Townhouse组合,公寓组合。

(1)情景组合:

提倡邻里概念,以两幢住宅为一个邻里单位。两幢住宅入口相对形成邻里空间,通过建筑的层层退台,强调了室内外空间的流通的同时也从空间设计上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机会。

设计在空间尺度的把握上,根据行为学的原则,考虑人体尺度,使人感到围合所产生的安全感、舒适感。在地面标高和景观配置上都有别于外部楼间空间。同时,邻里组团封闭,车行在邻里外解决,减少车行及闲杂人员的干扰,创造了一个悠闲、宁静的氛围,组团景观的个性化设计使人犹如置身于自家的院落中。在整体组团空间处理上,通过少量建筑的错动打破单一的行列式布局,形成空间的转折,避免视线的不良穿越。

(2)联排组合:

临卫津河布置,采用组团围合方式,每组团都有公共空间与河岸相连。组团内都配置自己的花园和儿童活动场地。每组团均有临水的界面。组团空间采取不同联排单体的组合创造出对外相对独立对内富有变化的空间。

(3)公寓组合:

建筑采用围合布置,强调了从小区的公共空间、组团的半公共围合空间到各户的私有空间,完整的空间序列的过渡,使组团空间具有明显的领域感和归宿感,更加强调邻里概念。

公寓组团示意

3、高效的交通体系

出入口设计

(1)出入口设置

考虑到小区地理位置及外部交通流线的规划,小区设置4个出入口。从城市人流车流流向分析,自梅江南方向的人流车流将是未来小区的主流。因此靠近梅江南的小区西北部的入口,随着小区的开发完成,将取代现解放南路的东出入口,成为小区最主要的人车出入口。

出入口设计充分考虑了5分钟步行舒适距离,保证了居民出行便捷,尽量缩短居民回家距离。

结合出入口处空间类型及交通疏散等级对出入口处具体形式进行区分设计。

道路设计

(2)道路设计

四个出入口由小区一级道路连通,形成环状路。一级道路上部分安排地面停车,保证车辆畅通和高效的到达各个组团。进入组团的道路基本上为结合停车的尽端式道路。有很强的归属性、目的性,仅为组团服务。 层次分明的车行网络形成小区良好的循环系统确保了高效的交通流。

(1) 停车系统

不同人口密度的区域采用不同的停车解决方案。充分利用道路停车,在组团与组团交通空间处、架空层内,解决部分地面停车,缩短停车后回家的距离,减少对住户的视觉及噪声干扰。联排别墅设在宅前或独室内车库(一期)提升住宅品质,小高层设置地下车场。

人行系统

(4)人行系统

采用人车分行的设计,人行系统相对独立于车行系统,保证住户回家及出行路线的便捷,提高住户在小区内活动的安全性,与绿化系统有机的结合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

人性化的道路缓速装置。

4、完善的配套设施

(1)商业和公建配套

在小区入口处安排商业设施,使商业设施位于居民出行必经之地既符合居民现代生活的需要,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又可以提高商业的使用价值。中心会所设于总体规划中“Y”字型景观轴交叉点上是整个小区的几何中心视觉焦点其位置与公共交通紧密相邻提高了可达性。

5、住宅产品分布

共有联排别墅、情景花园洋房、多层公寓、小高层四种产品。

6、街道设计

商业入口面向街道,设计连廊作为过渡空间,以增强建筑与街道生活的沟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