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观周乐
《古文观止》 之
《季札观 周 乐 》(原文自 《左传》)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
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
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
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
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
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译文:吴公子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
(鲁国)派乐人为他演唱《周南》、《召南》,(吴公子)说:“美!开创基业啊,还没完成任务啊;勤劳而无怨言啊。”
为他演唱《邶》《鄘》《卫》;(吴公子)说:“美!悠远啊!忧郁但不困惑啊。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是这样,这是卫国的民歌吧?”
为他演唱《王》,(他)说:“美!思虑但不畏惧,这是周王室东迁吧?”
为他演唱《郑》,(他)说:“美!它已经太过琐碎了,民力不堪(重负)啊,这是否(征兆)它先灭亡啊?”
为他演唱《齐》,(他)说:“美!弘大的声音啊,大气的民歌啊!东方的表率,那就是姜太公吧?国运未可限量啊。”
为他演唱《豳》,(他)说:“美!坦荡啊!欢乐而不荒淫,这是周公前往东方吧?”
为他演唱《秦》,(他)说:“这叫做华夏的声音。能够传承华夏正统就完美,完美到极至啊!这是周朝原来的所在吧?”
为他演唱《魏》,(他)说:“美!婉转悠扬啊!完美而婉转,险要并有变化;用贤德相辅佐,就是明君啊!”
为他演唱《唐》,(他)说:“美!思虑深远啊!他们有(唐尧的遗风)陶唐氏的遗民吧?不然的话,怎么会思虑得那么远啊?不是有美好德行的人们的后代,谁能如此啊?”
为他演唱《陈》,(他)说:“国家没有(明)主,它能长久吗?”
自从(演唱)《郐》(以后的民歌),(他)没有评论了。
为他演唱《小雅》,(他)说:“美!思虑却没背叛之心,怨恨却不声张,那时周朝的声望(还)很弱小?还有先朝的(影响)民众啊!”
为他演唱《大雅》,(他)说:“宽广啊!和乐啊!曲折却包含正直的内涵,那是文王的德行吧?”
为他演唱《颂》,(他)说:“最高(境界)啊!正直但不倨傲,曲折但无冤屈;亲近但不侵犯,遥远但不离散;变化但不纵逸靡乱,繁复但不多余;哀怨但不烦愁,欢乐但不荒淫;(有)需求但不匮乏,宽广但不疏散;施舍但不耗费,收取但不贪婪;静处但不迟滞平庸,行动但不放浪。五音相和,八方平安;节奏适度,遵守法度。盛德(之象)都是相同的啊!”
表演舞蹈《象箾》、《南籥》时,(他)说:“美!但还有遗憾。”
表演舞蹈《大武》时,(他)说:“美!周朝的盛世啊,它就是这样啊!”
表演舞蹈《韶濩》时,(他)说:“圣人的弘德,但还是有瑕疵的啊!要胜任圣贤是困难的啊。”
表演舞蹈《大夏》时,(他)说:“美!勤奋却不居功,不是禹还有谁能有这种修养啊!”
表演舞蹈《韶箾》时,(他)说:“德行的最高境界啊!完美啊,如同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承载啊!就是再有盛德,也没有比这更高的了。看全了啊!如果还(能)有其他的音乐,我不敢请求(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