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想法更好

作者:郑石岩著
ISBN:10位[7563355030] 13位[9787563355037]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1
定价:¥15.00 元
内容提要
人的想法会带动行为,牵引感受和情绪,随之而来的是面对行为结果的心思。现代人的挫折容忍力低,导因于想法不正确:固执己见、缺乏弹性思考、阻抗新观念、看不清事件的本质、唯有在陷入困境时改变想法,才能突破思考的盲点,看出新希望。
“唯识论”派的佛理,有着特貵的治心方法,作者根据“心所法”中的5遍行--意识活动中的触、作意、受、想、思5个作用--配合谘商的基本技巧,期望建立一套属于东方文化的唯识派心理学,提供读者日常修行和转识成智的基本运用。
本书以帮助读者重新激活自己的心力、迎接新的变化为着眼点,其中穿插着真实的谘商个案,值得读者细细推敲,以增进个人心理的适应能力,提升高层次的心灵生活。
编辑推荐
生命是个艰辛的历程,充满许多的挑战与困难。对于这些生命的考验,人不能永远以一成不变的思考型态、老套的解决模式来处理危机。人必须不断调适、成长和创造,才能走出泥淖,走向光明的未来。发挥个人适应能力的关键,应在于改变想法,换个角度看事情,就会有新野和创创意。
作者简介
郑石岩教授,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硕士,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深造研究,从事心理咨询与教学研究多年;对佛学与禅学素有修持,是融心理学、教育学与禅学于日常生活应用的倡言人。著作丰富,包括《人生路这么走》《教师的大爱》《父母之爱》《换个想法更好》等30多本书,是积极人世、以书文度人的典范。
目录
简体版言
自序
一 当心第一个念头
1 从积极面着眼
2 踏着实现向往理想
3 及时改变环境
4 静能培养敏锐
5 对时间的触觉
6 换个方式交谈
7 触动情意的交融
二 怎么着眼就怎么发生
1 发挥所长胜于补短
2 凡事拖不如及时做
3 保持单纯的态度
4 不要苛求完美
5 走现厌倦的心境
6 不再找任何借口
7 赌是瘟神
三 感受在牵引你的心情
1 别太在意别人怎么想
2 打破僵化的观念
3 原凉别人是为自己好
4 换个心情好过活
5 宽恕可以疗心
6 向神经质说再见
7 与生命聊天
四 想法决定心情与作为
1 怎么想就怎么活
2 创意的弹性思考
3 生活的另一视野
4 看清挫败的启示
5 慧眼看批评
6 想法带动心怀有转弯
7 心思转圜的关键
五 心思反映你的人生
……
书摘
人对于事情的著眼点不同,看法也就殊异。有人习惯于大处著眼,所以格局大,心胸宽;有人习惯于往小处看,目光如豆,免不了钻牛角尖。有的人著眼亮丽的未来,以之目标远,信心高,积极性强,凡事比较乐观;也有人过度保守,信心不足,消极和悲观的态度就流露了出来。
就生活而言,若著眼于当下,珍惜欣赏所有,就会有许多情趣;它能丰富人的心境,调和人的性情。就生活而言,若能著眼于大局,看清全貌,那么气度和视野就能增长。
请记得!要著眼于你有的,才能发展你的未来。如果著眼于自己没有的,那就会落空;它不但是一种空想,而且会造成不如意、沮丧和消极。
著眼一定要正确,消极和退却是著眼点的错误,悲观和沮丧是眼光偏狭所致。所以碰到难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著眼,就会看出新的理路,看出新的希望和喜悦。
人需要有理想,它是比现在要高的目标,是自己醉心梦想的境地。有了理想就有了方向,就有希望。更重要的是:当你怀抱着理想,努力以赴时,所承受的痛苦和挫折,都会变得心甘情愿。它将形成毅力,持续累积经验和实力,结合更多机缘和资源,终能实现其理想和抱负。
反之,尽管自己怀抱著理想,而没有落实到行动的层面,那就叫眼高手低。空有理想的人,容易愤世嫉俗,看不惯的事会越来越多;批评现实的无聊,而摒弃行动和努力,说那是多么无奈的事。这时,他一味著眼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在现实层面作努力,他无奈地耽著,苍茫地等著。
甘愿去做不甘愿意的事,常常是克服困难的方法。
所渭理想就是经过很多困难才能完成或实现的目标。理想必须与现实结合,因为我们是要把自己的现实生活,推进到理想那边,如果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折冲,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理想就永无现实之日。
面对现实,不断采取行动,朝向理想和目标前进,是成功的想法,也是积极的态度,反之,如果只怀著理想,而抱憾生不逢时,那么消极的念头就会吞噬你志气。
你的遭遇就是你的现实,你的现实正是你走向光明未来的资粮,千万不要忽略现实。当一个人的观念改变时,他的态度,情绪和行动也有了积极的改变。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果一个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他即有可能反应出病态的精神表现。相反的,改变想法,不要畏惧现实的艰难,他会站起来,面对困难,获得更多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实现其抱负和理想。
环境影响人的行动,情绪和想法殊大;环境扰攘,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