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栗康平
日本著名导演。
小栗康平:沉稳地走向心理的深度
小栗康平在日本中年导演中保持着自己不可动摇的“电影作者”地位。他的作品履历极为简单,除了1993年为NHK拍的纪录片《往复书简》之外,故事片自出道以来十几年里只有4部,分别是《泥之河》(1980),《为了伽耶子》(1984),《死之棘》(1990),《沉睡的男人》 (1996)。这些作品曾分别获得莫斯科电影节银奖、戛纳大奖、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每日艺术大奖等。此外,他也撰写了他本人极为重视的两部散文集《哀切与痛切》(平凡社1996年)和《观看、存在》(平凡社1996年),它们集中而细腻地反映了小栗康平的思想和创作。
Ⅰ•《为了伽耶子》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部电影,似乎把相恋的人的目光弄成摄影机的眼睛,将一切都拍得很美。恋爱的人们,不得不对自己是不是对方合适的人这一点作出内省。这部影片,宛如内省式的恋爱者一样,深深地带有内省化的调子。恋爱者,即学生林相俊是在日朝鲜人,对方女高中生伽耶子,是在日朝鲜人养父和日本人养母养育大的日本少女。由于复杂的民族出身的不同,他们的内省变得更为复杂微妙,带有沉痛的感觉。于是,它成了1984年罕见的出色的恋爱电影。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后半期。从战后的混乱进入复兴,日本还没有自觉到已经开始临近高度经济成长阶段,这是一个人们还朴实地生活的时代。主人公林相俊,是一位少年时代在桦太(译注:俄国称萨哈林,中国称库页岛)迎来休战的在日朝鲜人,其后,返回北海道,父母与哥哥在北海道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只有相俊来到东京,一边打工一边上大学。故事的开始是,暑假返乡结束回来的路上,他去拜访住在北海道另一个乡下地方的桦太时代的父亲的朋友、他称之为伯父的在日朝鲜人松本老人。在那里,他认识了高中生的少女伽耶子。她也出身在桦太,日本人,本名美和子。在战败的混乱中,日本人的母亲把年幼的她送给了朝鲜人松本老人。松本老人与日本女人俊结婚,给美和子取名为伽耶子,出自朝鲜的伽耶琴,将她养育成人。对这样的复杂经历的少女来说民族身份的认同会是如何的呢?一般人很难想象。就算本来是日本人,但作为朝鲜人的孩子被养大的她,在学校之类的地方会因为自己的出身受到歧视吗?如果有歧视,那时她又会如何反映呢?自己是日本人, 会这样声明吗?或者为朝鲜人的养父而骄傲?讨厌扔下自己又歧视自己的日本人吗?或者讨厌被看作是朝鲜人?哪种可能性都会有,别的可能性也会有。搞不清自己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这种立场本身变得讨厌,也许会陷入自我厌恶。这路真不好走啊。相俊和伽耶子,似乎马上就互相喜欢上了。男人女人相遇相爱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因为同是对民族认同敏感的人,特别敏锐地有一种心灵相通的倾向,其中还生出一种悲剧的预感。相俊是一位作为朝鲜人为了自我的确立而苦恼的青年,这一点从他回到东京以后的几个场面里有着简洁的描述。大学里他们搞了一个在日朝鲜人交流同胞问题的团体,也好象在学着朝鲜语。尤其是他深更半夜去朝鲜人群居地找熟人并在那里大发感慨的样子,实际上没有用语言而是用气氛,鲜明地表现出在日本出生的所谓“半日本人”的他,积极地希望自己是一个朝鲜人这样一种情绪。扮演相俊的吴升一,听说是一位没有表演经验的在日朝鲜人雕刻家,给人非常清洁内省的印象,那些若无其事的场面的若无其事的样子,极其普通,令人深思。他对伽耶子的思念日益加深,第二年又去北海道见她。他第二次拜访她家的晚上在白桦林路上的那一场戏,即使在有很多充满浪漫而美丽情感场面的这部影片中,也是一个格外散发着阴郁晦涩光泽的出色的场面。然后,相俊与伽耶子的爱向前发展。这是共同具有民族认同问题苦恼的同识之间相互寄托的灵魂互相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影片以一种因爱的进展而走向肉体结合的形态描写了苦恼的融解与融合,这其中的几场爱情戏,既是精神的同时又是官能的,从精神和官能的严格的平衡的微妙性而言,显示出罕见的格调之高妙。在一体化的恍惚之中也早已有一种不安。伽耶子对相俊说,“日本人也讨厌!朝鲜人也讨厌!”而且突然离家出走。松本老人和妻子俊来到在东京开始同居生活的两人住的地方。松本老人认为不管怎么着两人在一起就可以,作为日本人的俊则怎么也不想让毕竟还是日本人的伽耶子与朝鲜人的相俊结婚。伽耶子大声说,妈妈自己虽然和朝鲜人松本结婚,但实际上妈妈是后悔着的。前面说的“日本人也讨厌!朝鲜人也讨厌!”的意思在此一目了然。她还是从孩提时开始,以一种过于特别的形式背负着民族认同的分裂,对此承受不住,于是,乍一见看似纯朴,内面却形成了一种不安定地摇动的精神状态。伽耶子跟相俊有了距离,他没能留住她。李恢成的小说原作里,伽耶子小时候曾被大人玩弄,因此后来跟青皮式的男人一起生活,出现了这样的令人意外的人格上脆弱的一面。这种人物发展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但是改编者太田省吾和改编、导演小栗康平却大胆地舍弃了这种容易理解的设定。是出于想要把问题点集中于民族认同的分裂这一点上吧。
小栗康平导演前些年以《泥之河》发表处女作,《为了伽耶子》是他的第二部作品。他经过多年的修炼,在极为苛刻的条件下,以一种毫不妥协的态度,将处女作拍成了具有罕见的缜密性的意味深长之作。从一个一个颇具品味的画面中自然渗透流露出的感情渐渐成为作品的真正内涵所在,这跟巨匠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地纯正。这种情感的纯粹性和品质的高贵获得了人们的好评。《泥之河》表明小栗康平是一位对在人的表情和弹指挥手之间体现出来的希望与愿念非常重视的电影作家,这种方向,在经过长时间慎重准备而拍出来的第二部作品里,也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Ⅱ•《死之棘》
该片是关于一对夫妇和他们年幼的孩子们的故事。丈夫敏夫在二战末期是某个岛上处于待机攻击状态的特攻队队长,在这种悲怆昂扬的状况下,与岛上的名门之女美保结合。数年后,敏夫与美保及两个孩子伸一和真野在东京近郊生活。敏夫成了小说家,写纯文学作品,光靠这个不够生活,他还干着一份高中的非全日制教师的工作。敏夫和一些女人有暧昧关系。未见得是多么好色,但由于在文坛是一位受注目的作家,跟文学女性接触的机会不少,战后新派的文学里性解放的倾向也许在其中也不无关系。总之敏夫经常夜不归宿。美保一直忍耐着,但某天突然把墨水瓶扔到纸窗上,终于爆发。还不光是怒气,已经脱逸了常规。虽然还是和平时一样挂着亲切的笑容,但时不时脑袋象被勒紧似地疼痛,对敏夫过去的行为没完没了质问。言辞语无伦次,可能会自杀,也可能会去杀可恨的女人,令人恐怖。敏夫努力改正,诚实地与她相处,但无论怎么努力,美保发作的时候失去理性,无法正常谈话。美保只是逼迫对方,敏夫只是痛改前非,就这么忍耐着。以上是影片第一个场面之前的故事。在影片的进展中有一些回想的片断,因此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推测,但上面这些是根据岛尾敏雄原作提取概括出来的。妻子因丈夫的见异思迁而生恨,丈夫虽已悔恨但妻子不能原谅,这样的夫妇说有多少都可能吧。情况各个不同,但在怎么也难以填没的创伤裂缝这一点上却大致相同,戏就从这儿开始,考验就从这儿开始。美保的愤怒是病态的,但说的东西却没错,并非是歇斯底里的疯狂。现代人的常识,疯癫乃是与正常人不能对话的状态,因此只有送到精神病医院去治疗。也就是说正常人与疯癫者之间不成立对话与戏,即使想让他们成立也只会生出滑稽或悲惨的交错关系,除了残酷,不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产生,这是一般的看法。可是这部影片大胆地追求这种对话。最后在精神病院把美保交托给医生,但敏夫也一起入院。正如明显表示出来的,他挨着美保说别处已经没有自己的家,这儿就是自己的家,他要与被人们认为是疯了的美保彻底对话。有一点,从生活上的理由说简单地分开也不可能,当然其中也有敏夫自责的念头,进一步说,美保的话里面,什么地方回响着一种可以说是天籁的声音,这一点也很重要吧。也许只能听见受丈夫变心的折磨的妻子那种惨兮兮愚痴痴的东西,但在敏夫可以认为是听到了天籁。对此,小栗康平实际上以非常严肃的样式化的高格调的美丽映像,让你感觉美保仿佛是述说神的启示的巫女,敏夫是努力真诚地听取声音之中的深刻启示的信徒。被认为是疯了的人的声音里面,有时常有常人不言道的真实,特别是过去人们要听取神的告示的时候,常常把这种人视为巫女,日本的演剧里也有一种传统,认为正是疯癫者述说深刻的真实。还有美保的语言虽不自制但也未支离破碎,代表所有被背叛的妻子们面对所有背叛了的男人们,以一种决不退却的决意坚守着,是这样的一种倾向,这是一种巫女们带有压倒性的威严的强大力量相通的魅力。敏夫也因天性善良,受自责驱使忠实地相伴相随之外,还是一个闻其声如闻天籁的虔诚者,这一点也很重要。两人之间的言辞无休无止来来去去回绕着,但两人的视线严丝合缝,导引走向不允许任何欺骗的敬虔的人与人关系的世界。这还是一部年幼的孩子们的视线的电影,他们用清彻美丽的眼睛呵护父母走过穷途末路的危机,是因这种视线而清澄的神圣的家族肖像画。松坂庆子达到了迄今最高的演技。岸部一德也不同以往,带有醇厚的人性。安藤庄平的摄影和松井博的照明很出色,表现出既是一个俗界的物语,又有一种用顶部的视线将俗界物语变成浮雕的创造性。
片 名: 泥之河(Doro no kawa)[1981-1-30]
导 演: 小栗康平 K#38;ocirc;hei Oguri
编 剧: Teru Miyamoto Takako Shigemori
类 型: 剧情
时 长: 105分钟
地 区: 日本
语 言: 日语
色 彩: 彩色
分 级: 芬兰:K12 制作公司: Kimura Productions 发行公司: Toei Central Films [jp] Unifilms 演职员表: Nobutaka Asahara Gannosuke Ashiya Yumiko Fujita Reiko Hatsune Mariko Kaga 蟹江敬三 Keizo Kanie Yoshitaka Nishiyama Minoru Sakurai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战后日本的大阪安治川河口,主人翁为住在河边木造食堂的九岁少年信雄,以及一对住在廓舟中的姐弟银子和喜一。剧中的信雄对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银子抱着少年的幻想;而喜一则是永远穿着粗布短裤及一支开口布鞋的小男孩。银子或许由于母亲的职业预知自己的未来,所以总显得沉默阴郁。故事围绕在三个主人翁周遭所发生的事情,直到最后银子姐弟的船离开信雄为止。影片中银子阴郁固执的神情,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许多观众可以从她的表情中再次寻回那个时代的悲苦,并可感觉她难以言喻的愤怒。导演小栗康平则尽量不夸张这些悲苦的情绪。河川在本剧中不仅象征信雄与银子之间的距离,也是导演用来抑制高昂情绪的利器。本片再度呈现了昭和三十一年代的风俗,然而导演想说的不是“以前真好",却是真想忘记以前的日子。
《泥之河》(小栗康平,81)
《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第一名,八十年代十佳第二名,影史百大第13名
1982年日本电影学会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
1982年日本蓝丝带奖最佳电影、最佳摄影
1982年日本映画大赏最佳导演、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
1983年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
1981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电影史上最感人泪下,最具震撼力的儿童电影之一
简介: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的第十个年头,大坂的贫民区,信雄家开着一家名字叫做“浪花”的小饭铺,来吃饭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干力气活的人。信雄在一个雨天认识了和他同岁的男孩喜一。喜一家住在大坂河边的船上,家境贫困,并且由于某种难以启齿的原因遭到邻居的鄙夷。不过,信雄的父母对喜一和喜一11岁的姐姐银子都非常友好。信雄和喜一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直到有一天,信雄无意中发现了喜一的母亲在船上卖淫的秘密。两个好朋友的关系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信雄哭着离开了喜一家的船,他幼小的心灵不能承受如此触目惊心的现实,他也没有理会在他面前欲言又止的喜一。第二天,喜一一家人决定永远搬离大坂,信雄得知之后,跑出家门,沿着河流追逐着自己童年的伙伴,船上的窗户紧闭着,看不到喜一和银子的身影,信雄在岸边叫着“阿喜!阿喜”,但是没有任何回应。小船越开越快,穿过一座又一座桥洞,逆流而上。信雄面对滔滔流逝的泥之河,悲痛万分地向自己的伙伴告别,而喜一所蒙受的伤害,也成了信雄永远不可释怀的郁结。一夕之间,信雄的童年就成了往事。
《泥之河》。虽然这是小栗康平35岁时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但它不只是年轻人的气势去征服观众的影片,而是以大阪安治川河口的贫民窟为背景,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人无法生存的状态。最后一场戏是一条船远去,少年追赶的场面,离别的悲哀深深打动了观众。
◆原名:Nemuru Otoko
◆译名:沉睡的人
◆导演:小栗康平
◆演员:安圣基 ..... Takuji ...
◆原名:Nemuru Otoko
◆译名:沉睡的人
◆导演:小栗康平
◆演员:安圣基 ..... Takuji Christine Hakim ..... Tia Jun Hamamura ..... Old man at post office Tokie Hidari ..... Tomiko Masao Imafuku ..... Le père de Takuji Ittoku Kishibe ..... Chief
◆类型:剧情
◆片长:103分钟
◆上映:1996年
◆国家:日本
◆语言:日语
◆字幕:中文
◆简介:在山谷里一个名叫“温泉町”的小镇上,住着各种各样的人们,在一对老夫妇的家里沉睡着一个从山上摔下来丧失了意识的男人拓次。老妇人将他从医院接回家,每天自己进行精心护理。每天前去探望拓次的是一个有些痴呆的青年,因为是他第一个在山里发现了拓次,所以他比别人更关心他。另外,还有住在水车场里的传次平老人;经营自行车存车场和小食堂的少年;在酒吧工作的菲律宾女人黛娅。拓次幼年时期的朋友电器店的上村,经常回忆起他和拓次常去玩的在深山里的一所房子。当他听说现在一个名叫阿竹的老婆婆独自住在那里时,他去拜访了她。春去冬来,人们的生活一点也没有变化,拓次还是静静地躺在那儿。有人提议用呼叫灵魂的办法试一试,结果也没什么效果。其后,到神社去看戏的黛娅和拓次在林中相会。经过这次不可思议的体验,他们两人又在山上的房子相会。他们看到干涸的井里涌出了水。上村在出现佛光的山顶,向拓次询问有关人的命运。从那以后,温泉的水比以前更热,再也看不到南亚来的女人们。 ◆获奖:1997年日本电影学会奖特别奖 1997年日本蓝丝带奖最佳男演员1997年日本映画大赏最佳男演员、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音响 1996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