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反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链反应

chain reaction

通过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和重复产生的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自由原子)而使反应持续进行的一类化学反应。如反应H2+Cl2→2HCl的机理如下:

Cl2+M→2Cl+M(1)

Cl+H2→HCl+H(2)

H+Cl2→HCl+Cl (3)

……………

2Cl+M→Cl2+M(4)

在反应(1)中,靠热、光、电或化学作用产生活性组分——氯原子,随之在反应(2)、(3)中活性组分与反应物分子作用而交替重复产生新的活性组分——氯原子和氢原子,使反应能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下去,直到活性组分消失,此即链反应。反应中的活性组分称为链载体。

链反应的机理一般包括3个步骤:①链引发[1]。是依靠热、光、电、化学等作用在反应系统中产生第一个链载体的反应,一般为稳定分子分解为自由基的反应,如反应(1)。②链的传递。由链载体与饱和分子作用产生新的链载体和新的饱和分子的反应,如反应(2)、(3)。③链终止。链载体的消亡过程,如反应(4)。式中M为接受链终止所释放出能量的第三体(其他分子或反应器壁等)。

在链传递阶段,若一个旧的链载体消失只导致产生一个新的链载体,称为直链反应;若一个旧的链载体消失而导致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的链载体,则称为支链反应。

分类直链反应 在链反应中,活性组分自由基不断再生,自由价保持不变,例如以下反应:

Cl·+H2─→HCl+H·

H·+Cl2─→HCl+Cl·

反应中单自由价的氯原子(或氢原子)产生单自由价的氢原子(或氯原子)。

支链反应 在链反应中,当一个单自由价的链载体和分子反应时,能产生多于一个的新自由基,为支链反应,例如下列反应:

H+O2─→HO+O

O+H2─→OH+H

再加上其他链传递过程:OH+H2─→H2O+H,就可将H-O2反应图解如下:

不难看出,上述反应中,与核反应中一个中子能产生三个新中子一样,一个H产生三个新的H,依次类推。因此,在某些条件下,该反应的速率可变为无限大,因而可以发生爆炸。

退化支链反应 在链的支化过程中生成了比链载体更为稳定的活泼分子(如有机过氧化物),而这种活泼性分子又能分解出多于一个的支链载体,使支化过程得以进行。但这种分子分解产生链载体的过程,比链载体所进行的反应要缓慢得多。这就是退化支链反应。某些有机物的液相氧化反应属于此类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