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性残害

作者:赖琪、徐学初
ISBN:10位[7540921226]13位[9787540921224]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04
定价:¥18.00元
编辑推荐
缠足和阉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两大恶俗,在封建社会长期的民众生活和政权阶层中衍化成一种生活时尚和政治陋习。作为历史的沉淀,今天的青年人已经十分陌生,但是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这两种荒谬而残酷的社会现象,以合法的形式,猖行于世,荼毒着我们的民族而难以自拔。为使人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了解、批判这两大民俗文化的糟粕,我们编辑、出版此书,以飨读者。
目录
女性酷刑缠足
一、关于妇女缠足的来龙去脉
缠足的祖师奶奶是谁
为什么要缠足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莲步轻移,男人入迷
……
书摘
缠足的祖师奶奶是谁
缠足这一中国妇女的悲剧,究竟是从什么时代开始的?是战国?是隋唐?
是五代?……
缠足的祖师奶奶又究竟是谁?是赵飞燕?是杨玉环?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
爱妃窈娘?
对于这些问题,历来众说纷纷。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缠足习俗肇始于五代,南唐后主爱姬窈娘开创
了古代妇女缠足的风尚,因此,缠足的祖师奶奶当首推窈娘。缠足这一风
尚在后来的悠悠岁月里,对中国人的性生活起了压倒一切的重大作用。
不过,在南唐以前的史籍、诗词中,已经有零星的关于“缠足”的记
载,只是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风尚而已。
五代以前虽然没有缠足的确切记载,但妇人的脚,不一定很大。妇人
行步,以舒迟为贵,古代已然。《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
纠兮。”舒就是迟,窈纠是行步舒迟的姿态。张平子《南都赋》:“罗袜
蹑蹀而容与”;焦仲卿的诗:“足下蹑丝履,纤纤作细步。”妇人走路,
如果大步流星,显得鲁莽急率,不但不美,反而要失礼的。既以缓行为贵
,则两足稍加约束,或是有的。不过不像后世一定要她骨头折,脚背弓,
那样死缠。
即如民国以前,做母亲的不愿意男孩子脚太大,在小时候也要约束的
,或竟裹缠,但与女子缠足,却不相同。
既然如此,所以古乐府《双行缠》诗有云:“新罗绣白砼,足趺如春
妍”,虽然是缠,却要“趺如春妍”,不说“尖如春笋”,就可证古人虽
重脚小,然不似后世之偏枉。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上又有一段说:“临淄女子,弹弦,踮缠。”
所谓“踮”,即指“足”而言,“踮缠”两字,可能即是指“缠足”。那
么,女性缠足,早在秦代之时就已经开始,此时或许只不过限于少数风月
场中女性所特有的情况。大概只有若干教坊女子有这种缠足作风,所以司
马迁才带上一笔,还不成普遍习俗。帝王家的“命妇”或大家闺秀,是不
缠足的。河北满城出土“金缕玉衣”尸骨,是西汉的墓中人,有男女二具
,女的一具,足型与男的一具相同,足见西汉的朝廷命妇,并无缠足之风
。
在公元600年左右,唐朝白居易(乐天)是著名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有一
句话:“小头鞋履窄衣裳”,照他这句“小头鞋履”四字看来,可能他已
亲眼目睹过缠足妇女的。但是在唐代墓中出土的女性鞋有三种:云头棉鞋
、麻鞋、麻布鞋,全无缠足的迹象。这足以证明一部分女性是以小头尖足
为美,大部分女性还没有“小头鞋履”的风气。
唐人温庭筠说过“织女之束足”。那个“束”字与缠字意义相同,足
见当时的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