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波兰人民共和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名:波兰人民共和国(1944.7.22—1989.12.29)

(波兰语: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

英语:The People's Republic of Poland)

面积:三十一万两千六百七十七平方公里

人口:3259万人(1972年)3790万人(1989年),

首都:华沙(Warsaw)

民族:绝大部分为波兰人,少数人是犹太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德意志人。

宗教:天主教

官方语言:波兰语

货币:兹罗提(4兹罗提=1美元)

发展历史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纳粹德国占领了波兰全境。一九四二年五月,波兰工人党组成人民近卫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游击战争。1943年底,以波兰工人党为首的各民主党派在华沙秘密组织了全国人民代表会议,把人民近卫军和各游击队组成人民军。1944年7月22日,波兰人民政权诞生。1947年普选后,工人党领袖博莱斯瓦夫·贝鲁特当选为总统。1952年7月通过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一职。同年,亚·萨瓦茨基当选为国务委员会主席,贝鲁特任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

波兰人民共和国
72年前未定国旗

3月,贝鲁特病逝于莫斯科,奥哈布(Edward Ochab)继任第一书记。

但波兰的社会结构、政治和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说明在波兰建立社会主义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但以贝鲁特为首的波兰政府的教条主义者还是全盘接受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依据苏联模式,波兰制定了把发展重工业放在首位,按“重—轻—农”的顺序进行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片面发展,农业长期落后,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加上波兰人内心深处的反俄叛逆心理,宗教、自由主义的传统和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政的失误、官僚腐败现象盛行等等综合因素,使得社会主义在波兰的执行显得异常艰难,导致波兰成为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不安定的国家。

1956年,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ев)的“非斯大林化”,给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波兰就在当时发生了著名的“波兹南事件”。当年6月,波兰西部工业城市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厂的工人,在要求增加工资、减少税收的经济要求被当局拒绝后,于是在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市爆发了10万人的示威活动。后来演变成警察和工人的枪战。坦克和保安部队也参加了对工人的镇压。据统计,仅一天的冲突骚乱,就有54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另有300多人被捕。为了平息业已非常严峻的局势,当局采取了妥协了立场。6月30日,当局采取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原机械工业部部长被降职;向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征收的税款将分期还给该厂工人;为事件中的受难者举行安葬仪式等,骚动遂平息下去。

1956年8月4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决定撤销1949年11月对原波兰领导哥穆尔卡(Władysław Gomułka)等人的批判和谴责,并将其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同年10月19日,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在苏波两党会谈中,哥穆尔卡反对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和压力,坚持走“波兰自己的道路”。10月21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同年10月举行的党的二届八中全会上哥穆尔卡当选为第一书记,1956~1960年的五年计划,把发展消费品生产和农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任务。会议对以前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批评,提出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和政治生活民主化,发展经济”,“更快地改善人民生活”的新方针。但由于苏联模式的严重缺陷无法根本克服,在以后的两个五年计划(1961~1970)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依然严重失调。

1970年12月,波兰又一次面临危机。格但斯克(原但泽市)等沿海城市的工人、学生、市民抗议政府提高食品和日用品的价格,举行罢工,并导致了一场严重的社会骚动,后来发展成流血冲突。在12月20日举行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解除哥穆尔卡第一书记职务,由盖莱克(Edward Gierek)继任党的第一书记。西伦凯维兹改任国务委员会主席,由雅罗谢维奇任部长会议主席。

20世纪70年代,是波兰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盖莱克政府踌躇满志地推行闻名于世“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所谓“三高政策”,大量引进外资,大上建设项目,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波兰一派欣欣向荣。然而,欲速不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20世纪70年代末,政府各种补贴达到财政预算的40%,外债高达260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政府不得不采取冻结工资和部分商品提价的措施以避免危机,长期习惯于计划价格的波兰人毫无心理准备。当政府在1980年7月宣布“议价商店”肉类价格提高40~60%的时候,群众的不满引发了全国性的罢工。

1980年9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的八届六中全会解除盖莱克第一书记的职务,由卡尼亚(Stanislaw Kania)继任。10月,一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工会组织,也是东欧第一个独立的工会组织——团结工会(Solidarność)出现了,瓦文萨(Lech Wałęsa)当选为当时团结工会的领导人。团结工会领导的罢工运动最初采取和平方式,并承认社会主义是波兰的政治基础,承认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和与苏联结盟。1981年在格但斯克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全国委员会取代全国协商委员会,通过新的政治纲领,要求在波兰实行多元化,建立“自治共和国”。称团结工会是波兰改革的主力,工会纲领中未提到社会主义及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在罢工运动中,工会提出要有自己的报刊、有自由出版权,要“自下而上夺权”。工会与政府分庭抗礼。

1981年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九届四中全会上,卡尼亚辞职,雅鲁泽尔斯基(Wojciech Jaruzelski)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81年12月13日波兰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团结工会被取缔,瓦文萨等工会领导人被拘禁,部分工会骨干转入地下活动。工会内部分成两派,以瓦文萨为首的缓和派主张避免同政府发生正面冲突,提倡协商对话;激进派则主张通过暴力推翻政府。随之社会上也发生重大分化,原支持团结工会的人转向支持政府。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2年2月议会通过新的工会法,要求重建新的工会,1983年7月战时状态结束。1984年波兰宣布大赦,而瓦文萨等人则努力为使团结工会合法化而斗争。波兰局势进入了短暂的稳定期。

从1986年开始,由于苏联的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的内外政策开始采用向右转的“新思维”,并给东欧国家松绑,苏联和东欧的局势开始动荡。1988年波兰政府的价格改革引起群众不满。1989年2至4月,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等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Rozmowy Okrągłego Stołu),经讨论,统一工人党同意团结工会合法。6月波兰举行全国大选,团结工会获99%的参议院席位。9月12日团结工会的马佐维耶茨基(Tadeusz Mazowiecki)组成以团结工会为主导,包括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的联合政府。原统一工人党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出任首任总统,任期6年。

1989年12月29日,波兰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波兰人民共和国不复存在。

自然人文

波兰人民共和国

地理概况

位于中欧中北部,领土面积为31.2683万平方公里。北临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4公里。境内北部和中部为波兰平原,南部为丘陵和山地。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整个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主要山脉是南部边境的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境内最高点为塔特拉山的雷西峰,海拔2499米。主要河流有由南贯北的维斯瓦河(全长1047公里)和奥德河(在波境内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为109.7平方公里。

波兰全境属由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平均气温–5~–1℃,7月为17~19℃。年平均降水量北部最高为700毫米左右,由中部往南从450毫米递增到1500毫米。森林面积87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27.7%。

工业和资源

波兰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硬煤蕴藏量1500亿吨,总储量为1170亿吨),此外,还有铝,锌,铜,铅,硫等。波兰硫磺产量世界第六,出口第五(硫磺藏量为1亿吨)。

波兰是东欧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重要工业部门有采煤,造船,机器制造,炼钢,炼铁,炼铜,硫磺等。1970年工业产品产量:钢11792400吨,硬煤10400万吨,电力645亿度,远洋轮船交付使用518500吨,电解铜72000吨。

农业

波兰1969年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四种主要谷物产量1790万吨,而1970年减产到1540万吨,粮食不能自给。从1959年起,每年进口200万吨粮食,1970年进口300万吨。

波兰畜牧业发达,1969年牛总数达到1100万头,猪1400万头,羊300万只,马260万匹。1970年因粮食大幅度减产,牲畜大量减少,造成肉类食品匮乏,市场供应紧张。

对外贸易

波兰1970年对外贸易总额286亿1870万兹罗提(71540070万美元),出口141亿9240万兹罗提(35亿4810万美元),进口144亿2630万兹罗提(36亿多美元)。

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1.2人。平均寿命男性为66岁,女性为74.4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

波兰人民共和国

首都简介

华沙(Warsaw),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波兰东部、维斯瓦河中游西岸,人口165.1万(1988年),是波兰最大城市。13世纪中叶建成,1596年成为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工业以机械制造业见长,包括电机、精密机械、机床、飞机、汽车、农用机械等。化学、纺织、食品、印刷业均很发达。设有波兰科学院及大量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西北郊热拉佐瓦沃拉是著名音乐家肖邦的故乡。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49个省和1个直辖市(华沙),省下设2122个乡。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8∶5。旗面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上方横长方形中间是国徽。白色不仅象征古老传说中的白鹰,而且还象征着纯洁,表达出波兰人民渴望自由、和平、民主、幸福的美好愿望;红色象征热血,也象征着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在1972年版的《各国概况》中的“世界国旗”中,波兰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由上白下红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中间并未添加国徽[1]。

国徽

为盾徽。红色的盾面上绘有一只舒展双翼的白鹰。红、白两色是波兰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国旗之颜色。白鹰象征波兰人民不屈的爱国精神。

国歌

《波兰没有灭亡》(Mazurek Dąbrowskiego)

政治经济解放初期的政治与经济及其特点

(一)政治体制

波兰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议会制,实行国家立法权和行政权分开的制度。

1947年1月19日,波兰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1952年7月22日颁布《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1952的10月26日,进行了议会选举,并于当年11月20日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议会。

《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波兰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1976年2月10日修改宪法后,改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城乡劳动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议会和地方人民会议。波兰统一工人党是波兰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领导力量。同盟党有: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统一战线组织为波兰人民统一阵线。波兰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议会 宪法规定,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2)国务委员会 宪法把国务委员会改为议会的常设机构,它的活动受议会领导,在议会闭会期间,根据法律的规定行使议会的职权。

2、最高国家执行机关

部长会议(亦称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

3、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解放初期,波兰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是分开的。各级人民会议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各级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管理机关。各级地方政府对同级人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国家监督和司法机关

(1)最高监察院 1944年7月19日,波兰立法议会 《关于波兰共和国最高机关的组织和活动法》规定,最高监察院负责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和国民经济的一切活动,隶属于政府,受国务委员会监督。

(2)检察院 1950年以前,检察院是国家行政机关。1950年3月20日对检察院进行了改组,它不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务委员会负责。

(3)司法机关 在临时人民政权初期,司法机关是军事法院、专门法院、反经济贪污和破坏的专门委员会。1950年3月,由于检察院的改组,为了适应国家行政区划的划分,成立了最高法院、省法院和县法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它负责监督地方各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法院对国务委员会负责。

(二)经济体制

1、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

解放初期,波兰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4-1945年,其特点是:对工矿企业、交通运输等主要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克服组织上的混乱和整顿经济,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机制;第二阶段为1946-1948年,主要特点是:为建立在计划原则上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奠定基础,寻求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经济模式;第三阶段为1949年,其特点是:开始向中央集权型和指令性经济管理体制过渡。

2、组织结构

部长会议经济委员会,中央计划局,工业和贸易部,各中央管理局成为领导国家经济工作的机构。

3、所有制形式

解放初期,波兰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制、私有制3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1957-1959年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波兰从实施国民经济六年计划(1950-1955年)起,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开始失调。由于六年计划指标订得过高,因此,除工业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没有完成,如:实际工资只提高4-13%(计划为40%)。政治和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国家机关领导方法的官僚主义化,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从国际形势看,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巨大震动。1955年1月2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会上中央委员们要求了解关于瓦·哥穆尔卡受迫害的真相。波党二届五中全会上, 中央委员们要求为被共产国际错误解散的波兰共产党以及波共领导人恢复名誉。当时,国内要求民主化的呼声很高。1956年6月,波兹南柴盖尔斯基机车车辆厂的工人因对提高劳动定额,取消累进计划工资制的做法不满,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遭拒绝后于当年6月21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与警察发生冲突,造成了流血事件。

1956年10月19日,波党召开了三届八中全会,改组了党中央领导班子。瓦·哥穆尔卡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全会决议指出:“机械地抄袭和搬用其他国家的样式和方法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党将根据波兰工人阶级和波兰人民的利益,寻求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和我国历史产生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道路和解决办法”。全会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议会的作用,建立工人自治机构,改革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体制,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所犯的冒进错误等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

(二)改革措施

1、建立工人自治机构——工人委员会

2、扩大议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政治生活公开化

4、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发扬党内民主

5、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6、调整农业政策,主张通过各种集体生产的组织形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60-1970年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停顿和倒退

1958年年底,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制约,波兰的改革开始处于停顿和倒退的状态。其表现是:首先,对工人委员会进行改组,企业中建立了“工人自治会议”,它的组成中增加了工会和党组织的代表,实际上是把工人委员会置于党委的直接监督之下,失去了自治机构的职权;其次,1962年撤销了负责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委员会;再次,加强了部长会议计划委员会的职权,企业的自主权受到很大限制。

(二)1966-1970年改革的主要原则

1、进一步削减中央计划中的指令性指标;

2、扩大联合公司的自主权;

3、把国家对经济单位(联合公司和企业)的投资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对中央的投资项目给予贷款;

4、对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付息制,按使用的固定资产净值的5%付息,准许企业出售多余的固定资产;

5、加强物资刺激,工厂基金的数额将取决于企业完成利润指标的情况;

6、放松国家对外贸的垄断,准许少数有条件的工厂进行外贸活动,并可从出口利润中提取1-5%的外汇作为该厂的出口资金和工厂基金。

1972-1975年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的头两项改革是在瓦·哥穆尔卡执政时期进行的。第三次改革是在爱德华·盖莱克执政时期进行的。60年代的改革尽管有明确的方针,但是,对中央计划的作用、企业自主权的范围,以及物质刺激制度等主要环节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措施。与此同时,经济政策的失误,仅注重了生产,而忽视了消费,在国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满足社会需要的速度却不断下降,特别是采取了限制工资增长和冻结工资的政策,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致使企业的经营效果逐步下降。60年代下半期,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均不断下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1970年12月,政府关于大幅度提高46种商品价格的决定,成为工人上街游行示威和罢工的直接导火线,导致了瓦·哥穆尔卡下台的“十二月事件”。

新上台的党中央第一书记爱·盖莱克为了稳定局势,平息人民的不满情绪,被迫撤销了涨价决定,并许诺“党将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新经济政策的首位”。他提出了“高速度发展”战略,推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消费”的政策。为使这一战略顺利实现,一方面对经济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另一方面对外大举借债,想通过引进外资来发展波兰的国民经济。

(二)具体改革措施

1972年1月1日,波兰全面取消了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合同收购制。同年7月1日,政府决定对所有的个体农民及其家属实行免费医疗制度。

1973年1月1日起,开始在化学工业和轻工业等部门的下属经济单位中试行综合性的新经济财政体制,亦称“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试行新经济财政体制的单位,中央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仅限于下列三个方面:1、出口商品的销售值;2、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额;3、投资的最高限额。联合公司等大经济组织在投资、工资、就业、定价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新经济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是,把类似净产值的“增产值”作为确定企业工资基金的基础;把利润作为计算企业发展基金和领导干部奖励基金的基础。

由于经济战略和政策的失误,致使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外债剧增,外贸入超,财政赤字增加,加上1974年后农业连年歉收,造成国内市场商品,特别是食品供应紧张,经济形势恶化。1976年6月,政府宣布提高基本食品的零售价格,但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部分工人进行罢工,政府被迫又撤销了涨价的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波党为了缓和严重的经济困难,于1976年年底决定对经济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在降低发展速度和收缩投资战略的同时,重点加强能源和原料生产、农业、国内市场商品和出口商品生产等薄弱环节。为了适应经济调整的需要,政府于1977年3月决定对新经济财政体制进行修改,使波兰的经济管理体制重又加强了集中管理。修改的内容涉及下列三个方面:1、加强各主管部的作用;2、规定工资增长的上限,以便使工资的增长同市场供应之间保持平衡;3、限制经济单位对投资的决策权,并限制出口企业的外汇基金。由于种种原因,波兰对经济的调整未能奏效。

1980年—1989年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980年7月1日,波兰政府宣布提高“特殊(议价)肉店”的肉和肉制品价格,提价幅度为40-60%。这一决定引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爆发了全国性的罢工运动,这是波兰解放后发生的几起罢工事件(1956的波兹南事件、1968年3月事件、1970年12月事件、1976年6月事件)中,持续时间最长和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运动,最终导致了国家全面的政治、社会、经济危机。当时,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波兰党政领导也认识到对政治和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把改革看作是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波党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1981年7月)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革新、协商路线。

1980年秋,波兰成立了经济改革委员会,负责起草《经济改革方针》,波党九大对改革草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后经议会批准。1982年1月1日开始实施波兰战后历史上的第四次改革。

(二)改革的主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原则是,恢复议会的立法权和监督权,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党的领导,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完善干部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三)改革的根本原则

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是,废弃指令和统配体制,实行中央计划与运用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企业实行自主、自治和自负盈亏原则。

政党制度波兰人民共和国从解放初至1948年曾实行多党制。1944年12月成立的波兰共和国临时政府由波兰工人党、波兰社会党、农民党和民主党代表组成。1945年6月成立的民族团结临时政府又吸收了原波兰流亡政府的代表参加。波兰工人党1945年12月召开的“一大”肯定了多党制度。1947年1月波兰举行全国立法议会选举,形成了由工人党、社会党、农民党、民主党、波兰农民党、劳动党、波兰农民党—“新的解放”等党派共同参政的多党格局。

1948年12月波兰工人党与社会党合并成立统一工人党,明确提出波兰统一工人党是工人阶级和波兰人民的先锋队、组织者和领导者,宣布波兰人民民主政权为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党和波兰农民党于1949年11月联合成为统一农民党,并承认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民主党也表示承认统一工人党的领导地位。其他小党则或者并入两党,或者自动解散波开始形成以波兰统一工人党为领导、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参加的三党联合执政体制。这一体制一直沿用到20世纪80年代末。

1988年12月,波党全会承认政治多元化并确定了具体实施方法。1989年2~4月同团结工会举行圆桌会议,答应实行议会民主,一党领导体制开始向多党制过渡。同年12月宪法允许自由组建政党。统一农民党和民主党也先后宣布独立于统一工人党,并于1989年8月与团结工会结盟,参加了团结工会领导的政府。现波兰已成为多党制国家。1990年5月议会通过政党法,规定了公民自由组织政党的权利及政党的建立方式、条件、活动及经费等具体条款。1991年波兰登记在册的政党有43个。其中无一政党能获得议会50%的议席。

历任领导

波兰人民共和国

博莱斯瓦夫·贝鲁特(Boleslaw Bierut,1892.4.18~1956.3.12)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波兰人民共和国首任总统。生于卢布林省工人家庭。1912年加入波兰社会党左翼。1918年参加共产主义工人党。1925年当选为波共(前波兰共产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1927年为临时书记处成员,因受反动当局通缉而被迫流亡国外。1930年受共产国际委托在保、捷、奥等国从事革命工作。1931年回国。1933年任波兰红色援助委员会中央书记,后被捕入狱。1938年因大赦获释。二战爆发后去苏联。1942年参与组建波兰工人党,领导反德斗争。1943年春返波,为工人党中央书记处成员。1944年,当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主席。1945年7月曾率波兰代表团到波茨坦参加讨论波兰西部边界问题。1947至1952年先后当选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总统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948年9月任波兰工人党总书记。同年12月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主席。1954年后任波党第一书记。1952至1954年任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出席苏共二十大后病逝于莫斯科。

萨瓦茨基(A.Zawadzki,1899~1964)

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波兰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1899年生于矿工家庭。1922年加入波兰共产主义青年联盟,1923年加入波兰共产党。1925~1932年和1936~1939年曾两度被捕入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任波兰共产主义者中央局主席。1943年参与组织波兰爱国者联盟,1944年任该联盟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44~1945年任波兰第一军副司令员、游击队参谋长、波兰人民军副司令等职。1944~1948年任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1948年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1945~1948年任西里西亚—东布罗夫省省长。1949~1950年任波兰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1950~1952年任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1952~1964年任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波兰人民统一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1964年8月9日逝世。

波兰人民共和国

奥哈布(E.Ochab,1906~1989)

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1906年8月16日生于克拉科夫,父亲是警察。1929年加入波兰共产党,多次被捕。1939年去苏联,是1942~1945年在苏联的波兰爱国者同盟和波兰军队的组织者之一。1944年任波兰人民军第一军副司令,并当选为波兰工人党中央委员。1944~1945年任政府内政部长。1946~1948年任卡托维兹省委第一书记,1948~1950年任过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0~1956年和1959~1964年任中央书记。1954~1968年为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委员。1956年接替贝鲁特担任党中央第一书记。翌年辞去这一职务。1957~1959年担任农业部长。1961~1968年曾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人民统一阵线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1968年4月退休。1989年9月5日在华沙逝世。

马里安·斯彼哈尔斯基(Marian Spychalski,1906~1980)

1906年3月6日生于波兰罗兹。1931年毕业于华沙工业学院建筑系,同年加入波兰共产党。德国占领期间,参加反法西斯小组的地下活动,后参加“解放斗争联盟”以及波兰工人党所进行的地下活动。1942年加入波兰工人党,任人民近卫军和人民军司令部成员。1944年参加建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并把波兰在苏联组建的第一军同人民军合并为波兰人民军。1944年7月任波兰人民军总参谋长,同年9月任华沙市市长。1945年1月当选为波兰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3月任波兰人民军副总司令和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48年12月当选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49年11月因哥穆尔卡问题受牵连,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1950年被捕。1956年3月获释,并被恢复名誉。1956年10月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八中全会上恢复中央委员职务。同年任国防部长。1963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68年4月-1970年12月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和人民统一战线全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70年12月在党的五届七中全会上被解除政治局委员职务。1980年6月7日逝世。

西伦凯维兹(Jozef Cyrankiewicz,1911~1989)

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波兰部长会议主席。1911年4月23日生于塔尔诺夫一建筑工程师家庭。在克拉科夫大学学习期间曾积极参加独立社会主义青年联盟的活动。1932年加入波兰社会党,1935~1939年任该党克拉科夫区工人委员会书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作为炮兵军官上前线,被俘,后又逃回克拉科夫,在当地组织反法西斯地下斗争。1941年被捕,先后被关进奥斯维辛和毛特豪森集中营。1945年由苏联回国。1945~1948年任波兰社会党总书记。1947~1952年任部长会议主席。1948年波兰工人党和波兰社会党合并后被选为中央委员,后又当选政治局委员。1952~1954年任部长会议副主席,1954~1970年任部长会议主席。1970~1972年当选国务委员会主席。1949~1972年任争取自由民主战士同盟主席,1974年起担任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委员。后退休,1989年1月20日在华沙逝世。

雅布翁斯基(Henryk Jablonski,1909~2003 )

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历史学家。1909年12月27日生于罗兹省工人家庭。毕业于华沙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31年加入波兰社会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国南方的波兰抵抗运动。战争结束回国担任全国人民代表会议委员。1946~1948年任社会党执行委员会书记、副主席。1948年社会党与工人党合并时,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47~1971年先后担任教育部副部长、科学院学术秘书、高等教育部长、教育和高等教育部长、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70年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71年当选政治局委员。1972~1985年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76年还担任人民统一阵线全波委员会主席。1981年党的“九大”未被选入党的中央委员会。著有大量历史著作。

波兰人民共和国

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Wojciech Jaruzelski,1923~ )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原波兰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战时武装力量总司令。大将军衔。1923年7月6日,出生于卢布林省库罗夫村。毕业于波兰人民军陆军学院、总参谋部希维尔切夫斯基军事学院。1939年9月赴苏联。1943年7月,加入于苏联组建的波兰人民军。曾任波军第1军军官,参加了解放华沙以及奥得河、易北河等战役。1947年,加入波兰工人党(1948年同波兰社会党合并为波兰统一工人党)。1960年,任人民军总政治部主任。1962-1968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64年,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1965年,兼任人民军总参谋长。1968年4月-1983年1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0年12月,当选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1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3年,晋升为大将军衔。1981年2月-1985年11月,任部长会议主席。1981年10月起,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同年12月至1983年7月,任波兰救国军事委员会主席(时波兰全国实行“战时状态”)。1983年11月起,任波兰战时武装力量总司令兼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1985年11月起,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88年为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90年被解除总统职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