杅穿皮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 杅穿皮蠹

发音 yú chuān pí dù

比喻国家的积蓄非常富足。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於四方”

汉 何休 注:“杅,饮水器;穿,败也;皮,裘也;蠹,坏也。言杅穿皮蠹乃出四方。”

陈立 义疏:“杅积而穿,器有余也。皮藏而蠹,币有余也……言师出则费财,故国必余富,然后敢从四方之事,以明今伐 郑 致有损丧,固其所也。”

有些地方给这个词的解释为“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其实是错误。

这不是对“杅穿皮蠹”这个词的解释,而是对“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则不出于四方”的意思的引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