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戴锦华

个人简介戴锦华:女,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教授。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1992年被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7月—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评审聘任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研究以及女性文学研究。曾多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设专题课程,进行中国电影系列专题讲座。

主要著作《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与孟悦合著。1989.

《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1993

《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1995年

《镜城突围》,1995年。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

《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1999年。

《拼图游戏》,1999年。

《镜城地形图--当代文化书写与研究》,1999年。

《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2000。

《电影批评》,2004年。

社会评价及影响她游弋书海,有着清醒的立场,做电影批评,被人们公认将批评表达得深入而优美,使影评成为一种独立的表意实践;做文化研究,执着地透过世纪末的华丽,探究大众文化背后的隐形政治学,被人们誉为看到了“月亮的背面”;做女性主义研究,在电影与文学的“镜城”中解读着一个个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形象。

她恐怕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每次上课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她恐怕是北大最有个性的女老师之一,从不用讲稿和PPT,总是指间夹着香烟,在课间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提问,穿起西装比男士都有风度。她坚定地主张反省和检讨中国的现代性及现代性话语的扩张过程。据学生的评价:听她的课,你得专心致志,,一串串的术语、一堆堆独到的知识点滔滔不绝的涌向你,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她的思路和节奏,刚开始搞的你会很紧张,慢慢的适应了你会被感染的思维活跃神采奕奕起来。

她说自己处在中心的边缘、边缘的中心;她说既然生在这个时代,就不要惧怕陷落,只要在陷落的地方站起,继续前进——她,就是独一无二的戴锦华。

2005年,戴锦华教授与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合作,讲解冯小刚电影,主题是“与我们一起探寻失去的冯小刚”、“冯小刚归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