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史
作者:阎文儒 著
ISBN:10位[7563344357] 13位[978756334435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1
定价:¥1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阎文儒先生的力作之一,作者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科学的断分,对各个时期中国所取得的考古成就和涌现的考古学有作了简要记述。此外,作者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着手,分析了促发中国考古学嬗变的各种原因,以及由此所引领的考古形态上的变更。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考古学方面的专著,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次简要的梳理。作者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断分为两汉以前以及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等阶段,对于各阶段所取得的考古成就和涌现的考古学家作了简要的记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另对考古学家和考古爱好者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阎文儒(1912-1994),满族,出生于辽宁省义县。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者向达。解放后,曾和其他考古专家一起对全国石窟寺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整理,著有《西域文明史》、《西京胜迹考》、《中国雕塑艺术纲要》等十多部考古学术专著。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两汉以前及两汉、魏、晋的考古学
第二章 南北朝、隋唐的考古学
第三章 两宋的考古学
第四章 元明的考古学
第五章 清代的考古学
第六章 20世纪上半叶非中国正式考古机关的考古工作
第七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考古机关的考古工作
跋
书摘
书摘
从《汉书·刘歆传》移书太常博士书,知当时的腐儒,是“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怀妨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当然不能同意古文学派了。同时古文学立学官司以后,那批挟私意的腐儒们,恐怕丢掉了饭碗,更不会赞同古文经了。
另外占文也常为俗儒所篡改,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说:“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
说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逐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能不使今文学家对古文加以怀疑,直到清末的康有为正因之大肆怀疑诬蔑古文学派为伪经,博得多少不懂考古学的史学家同声喝彩。这就等于甲骨文初期发现时,还有许多疑古学派的人认为是赝品的情况是一样的。
考古学的发达,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魏晋以前,知识为剥削阶级所专有,当然史学不会发达,因而考古学也不会发达,所以西汉、东汉的考古研究,只限于统治阶级内部某些人在自己宗族血统有关的人中,彼此传授,如张敞、张吉,杜邺、杜林等人,他们对古文字加以研究,同时考订古文字,调查古遗迹,都是为了经史的考证与研究。
魏晋以来,阶级矛盾缓和,知识不完全隶属于极少数人,科学上又发明了纸,于是考古的范围也扩大了一些,对古文字的研究较汉代有了发展。除为小学打基础,用以研究经学外,又能运用古文字的基础,创造出新的书法。绢与纸的广泛应用,便于绘画的发展,也就由此来创造新的艺术品,这是与前代大为不同了。魏晋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分工得更细致,商品生产不完全隶属于奴隶主、地主,独立作坊的兴起,商品交换的发达,许多文物也有了价格,因而对古器物的研究,较以前更为进步。尤其是统治者的爱好,更引起了对书画的收藏和鉴赏。这种情势,势必引起两宋以来对金石的收藏与鉴赏,遂有金石学的兴起。
……
书摘2
1.对古玉器的搜集与研究
朱德润的《集古玉图》仿宋代《考古图》的体例,把他在燕京诸王公家所见到的古玉,画出原形,记出尺度、质料、用途。分为璧、环、璩(环类)、钩、佩、珈、锁、充耳、辟邪、马、琢、杯、璋、刀柄等类。由于朱德润是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