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
犀冰白术沉诃子,香附朱砂中恶①尝
来源:《局方》。
词解:①中恶:忽然昏倒,气闷欲绝。
药物: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一两 安息香(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 沉香 麝香 丁香 白术 青木香 乌犀屑 香附子(炒去毛) 朱砂(水飞) 诃黎勒(煨去皮) 白檀香 荜拨各二两 龙脑(研) 熏陆香(另研)各一两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和匀,用安息香膏及炼白蜜为丸,如弹子大(3克重),以蜡封固。同时,每服半丸至1丸,去蜡壳,温开水送下。
功效:温中行气,开窍醒脑。
适应症:1.中风、中气或感受时行瘴疠之气,以致突然昏倒不语、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2.中寒气闭,心腹猝痛,欲吐泻而不得,甚则昏厥。3.小儿惊厥、昏迷。4.冠心病之心绞痛。
方义:苏合香、安息香透窍开闭,是诸香药中醒脑力量最强的两味;龙脑、麝香芳香辟秽,走窜经络,善通全身各窍;香附、丁香、木香、沉香、檀香、熏陆香行气降逆,宣窍开郁,温中散寒;荜拨配合诸香,增加温中祛寒、破气开郁的作用;朱砂、犀角宁心安神,镇惊解毒;白术安中益脾,诃黎勒收敛,以防诸香药窜散太过,耗伤真气。诸药合为辛香通窍、温中行气、醒脑之剂。不论中风、中气或中寒,只要属于闭证属寒的,都可用它治疗。所谓闭症,是与脱症相对而言。前者的特征是:气粗声长,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脉实有力,属于实症。后者的特征是:声鼾气微,口开,手撒,目合,自汗,遗尿,脉细欲绝,属于虚症。而在闭症之中,又有寒热之分:面青或白,厥逆,脉沉的属于寒;面赤唇焦,强直,烦渴,小便赤,脉数的属于热。本方只适用于闭症、寒症,而不宜于脱症、热症。
苏合香丸属于“温开”之剂,凡气机闭塞,痰浊蒙闭,热不甚,苔白腻而深度昏迷者如乙脑中风等症,用它最为合适。本方不用驱痰之药,而所以能治痰浊蒙闭,是因其所治病症的病机,主要在于气机闭塞,气机一闭塞,则痰浊内生;而本方功能行气开窍,通畅气机,气机通畅,则痰浊自降,神志随之清醒。冠心病心绞痛而呈“寒痛”(四肢发凉,出虚汗,面色苍白,脉迟)者,每服半至1粒,有迅速缓解之功。
此外,考“苏合香圆”,《局方》原载的比严苍山氏《汤头歌诀续集》的多荜拨、檀香、诃子三味,当从局方为是。因此,现把原歌“木丁熏陆气同芳,犀冰白术沉香附,衣用朱砂中恶尝”三句,改成“木丁熏陆荜檀襄,犀冰白术沉诃子,香附朱砂中恶尝”。
【方解】病人因感受寒邪,或痰湿,或秽浊不正之气,以致闭塞气机,蒙蔽神明所致。方中苏合香、麝香、安息香、冰片开窍辟秽;木香、檀香、沉香、丁香、乳香、香附六味药能行气解郁,散寒化浊;荜茇散寒开郁;水牛角解毒辟秽;朱砂镇心安神;白术补气健脾祛湿;诃子温涩敛气,防止辛香耗气。
【作用类别】内科用药,开窍剂,甲类,国家基本药物。
【概 述】著名的温通开窍药,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的功效,对于中风所致的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半身不遂等重症有明显疗效,至今苏合香丸仍是抢救煤气中毒和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有效药物,新药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都是由此方精简而成。
【药方组成】苏合香、安息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荜茇、白术、诃子肉、朱砂。
【方 解】本方为寒湿痰浊上蒙清窍,扰乱神明所致之证而设。方中用苏合香、安息香、冰片、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共计十种香药,芳香开窍,行气解郁,散寒化浊,解除脏腑气血的郁滞;荜茇配合诸香药,增强散寒、止痛、开郁的作用;用水牛角粉清热解毒、朱砂镇心安神、白术健脾和中化浊、诃子温涩敛气而化痰涎。诸药配伍,即可芳香开窍,又可防止辛香太过而耗散正气,是救治“闭证”属寒邪、痰浊为患的常用方剂。
【制 法】以上十五味药,除苏合香、冰片、水牛角粉、麝香外,朱砂水飞或研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麝香、水牛角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熔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阴干;或加炼蜜制成大蜜丸,即得。
【药品性状】本品为褐色大蜜丸或褐红色水蜜丸;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细腻滋润,软硬适中。气芳香,味微苦、辛。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药理研究】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并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延长动物的耐缺氧能力;显著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热病与脱症者不宜用。
【贮存方法】密封、防潮、防虫蛀、防烂霉变质。置室内阴凉干燥处,以室温5~25℃为宜,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一般贮存时间不宜过久。
【生产厂家】北京中药厂、北京同仁堂制药厂、河北保定市中药制药厂、太原中药厂、上海市中药制药一厂、南京同仁堂制药厂、安徽淮南市第一制药厂、济南中药厂、贵阳中药厂、西安市自力中药厂、兰州中药厂、宁夏中药厂。
生产厂家:苏合香丸辽源誉隆亚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43648
苏合香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20043977
苏合香丸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5020348
苏合香丸石家庄乐仁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3021449
苏合香丸保定中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215
苏合香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488
苏合香丸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138
苏合香丸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1092
苏合香丸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089
苏合香丸山西省恒山中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4021393
苏合香丸亚宝药业大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137
苏合香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032
苏合香丸通化鸿淘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1131
苏合香丸辽宁华源天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1021003
苏合香丸通化欣洛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3292
苏合香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0057
苏合香丸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2020058
苏合香丸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37020207
苏合香丸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480
苏合香丸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32020040
苏合香丸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859
苏合香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5020155
苏合香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5020154
苏合香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国药准字Z50020181
苏合香丸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855
苏合香丸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2020088
苏合香丸云南省腾冲制药厂国药准字Z53020284
苏合香丸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856
苏合香丸兰州佛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2021208
苏合香丸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61021009
苏合香丸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62020209
苏合香丸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62020338
苏合香丸西安自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610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