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第一中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陇川县第一中学
陇川一中

概述陇川县第一中学前身是陇川民族中学,于1958年建成。1983年改名为陇川第一中学,学校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城子镇南郊。1998年由于陇川县县城由城子镇搬迁至章凤镇的原因,遂2003年9月与章凤镇的陇川县第二中学进行两校合并,改名为陇川县第一中学,简称陇川一中。

陇川一中坐落在章凤县城,占地150亩,是一所硬件达标,育人环境优美的完全中学。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管理模式,多年来教学质量处于德宏州完中前列,誉。陇川县第一中学于1958年在陇川县城子镇建校,建校初期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经过一代代的陇川县第一中学的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陇川县第一中学逐步成为了德宏州一所享有良好声誉的完全中学。2003年,陇川县第一中学在陇川县委、县政府为全县教育大局的考虑下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中部从城子镇迁至章凤镇与陇川县第二中学合并为陇川县第一中学。经过一个阶段的两校融合,陇川县第一中学成为了团结、务实、上进的集体,在近几年的中考、高考中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陇川县第一中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上万名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为国家边疆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云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德宏州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州“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示范学校。现有教职工217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87人;有5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1个班中,高中26个班,共有学生2700多人。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教职工的不断努力,学校质量不断提高。

建校原因及时间陇川地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交通闭塞,文化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解放前还处于封建领土制经济,一直没有开办过正规的中学。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陇川,陇川县全境解放。在小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1958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陇川县开设创办第一所中学,称“陇川民族中学”学校暂依附城子一小。1963年3月,因学校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搬迁到教场坝自立。

学校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58年,大跃进时为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校师生常常停课劳动,开展“以干代学”。1966年,“文革”开始,教学秩序一片混乱,学生组织红卫兵造反,一部分教师遭受迫害,学校被迫停课。1968年,工人和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学校,宣布“复课闹革命”。1969年,为贯彻毛泽东“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示,普通中学的学制由原来的三、三改变为二、二制(即初中2年,高中2年),1973年后又被三、二学制取代,直至1982年又恢复三、三学制并沿用至今。1971年开始附设高中班,第一批高中招收2个班。1976年“文革”结束,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同年9月陇川县户撒乡中学高中班并入陇川县第一中学,学校的高中阶段教育得到了壮大和发展。

历任校长1、杨翔高(代管),1958年~1961年。

2、蒋雨田,1961年~1965年。

3、卜文兴,1965年~1967年。

4、卜文兴(“革委会”主任),1967年~1968年。

5、李应生(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由当时的造反派学生担任),1968年3月~1968年7月。

6、李泰庆(“革委会”副主任)1968年7月~1972年。

7、鲁大良(“革委会”主任)1972年~1975年。

8、卜文兴(“革委会”主任),1975年~1976年。

9、郑敬章,1976年~1983年。

10、李枝源,1983年~2003年。

11、杨明信,2003年~2007年。

12、邓美河,2007年~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