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暄

拼音:chūn xuān
释义:春暖。亦指春暖之时。
出处:南朝宋谢庄《宋孝武帝哀策文》:“雨零露湛,冬暖春暄。”
示例:
1、唐孔颖达疏:“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
2、宋曾巩《与杜相公书》:“春暄,不审尊候如何,伏惟以时善保尊重。”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四年》:“望陛下远避贼锋,俟春暄,破之不难。”
3、唐张九龄《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芳月尽离居,幽怀重起予。虽言春事晚,尚想物华初。迟日皦方照,高斋澹复虚。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叹欲焉如。
诗词《春暄》诗人:项安世
年代:宋
春来能几日,腊里未开年。
物色已如此,风光何习然。
半醒行似醉,微困坐成眠。
欲写融融意,都无句可傅。
【作者简介】: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储。入庆无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为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台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傅。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为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架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诗人:张九龄
芳月尽离居,幽怀重起予。虽言春事晚,尚想物华初。
迟日皦方照,高斋澹复虚。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
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暄妍不相待,含叹欲焉如。
【诗人简介】张九龄(678-740), 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