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圣母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

玫瑰圣母院[1]位于五福三路高雄大桥旁的前金玫瑰圣母堂,肇建于清咸丰年间,是台湾第一座

玫瑰圣母院

天主堂;混合哥德式与罗马式风格的尖塔建筑,已被列为三级古迹。1863年神父以红砖、老古石混合三合土砌成,宽30公尺、长90公尺的圣堂,命名为圣道明堂。半世纪以后,天主教友大增,圣堂已不敷使用,于是在民国17年动工改建,新教堂混合哥德式与罗马式风格,落成后奉献给玫瑰圣母,故名玫瑰母堂。教堂正面为高耸的尖塔,两旁另有小型卫塔,门眉上仍悬着咸丰敕令的“奉旨”石碑,圆形拱门上有长翅膀的小天使浮雕,黑、灰、蓝为主的建筑中,排列着彩色玻璃圆拱窗,鲜明耀眼的色调,为圣堂增添瑰丽庄严。内部交叉拱筋及神龛映着彩色玻璃,极为庄重,雕工精细的木质中央祭台则是19世纪西班牙所做,在台湾老式教堂中属于罕见的艺术珍品,二楼则有成列管风琴,其艺术性相当引人流连。台湾最富装饰艺术的教堂。

历史

清咸丰9年(1859年),西班牙籍传教士郭德刚神父及洪保禄神父由打狗港(高雄港)抵台传教,在当时民间极度排外的风潮里,传教工作屡遭阻碍;隔年他们在今圣堂原址肇建克难式的土角厝,作为传教基地,1863年郭神父以红砖、老古石混合三合土砌出宽30公尺、长90公尺的圣堂,命名为圣道明堂,为台湾第一座教堂。于是前金教会成为天主教在台湾的中心,由此往南北扩展。

半世纪以后,天主教友大增,圣堂已不敷使用,于是在民国17年动工改建,新教堂混合哥德式与罗马式风格,落成后奉献给玫瑰圣母,故名玫瑰圣母堂。

交通

自驾:下高雄(中正路)交流道,沿中正一路西行,经凯旋公园后,左取五福一路行至爱河边,即抵高雄大桥旁的前金天主堂,全程约5公里。

公交:于高雄火车站前搭2路巿公交车于高雄女中站下车,沿五福三路续行即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