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S LVC

知道levis的人有很多很多 喜欢levis的人有很多很多 但是绝大部分爱牛人都应该和FF一样认为levis不及那些欧洲的大品牌 如diesel energie Nudie等 但因为FF上了大学后身边出现了一个潮人朋友 耳濡目染下也对levis牛仔裤有了小小的研究 才发现levis有属于他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
下面来介绍一下LVC吧
L.V.C是LEVIS VINTAGE CLOTHINGS的缩写
他是是把1873年以来众多的levis进行完美复刻。是LEVIS的复刻版本
先让我大概抄袭一下别人的话语来介绍一下他的发展史吧1847年 原籍为德国的LEVI STRAUSS, 在美国三藩市开业杂货店, 当时以售卖帆布维生.后来发觉当地矿工十分需要一种质地坚韧的裤子, 于是他把原来造帐幕的啡色帆布造了一批裤子, 卖给了当地矿工, 成绩理想, 便迅速成立了 LEVI STRAUSS AND CO., 世上第一条牛仔裤waist overall诞生 !1873年 与JACOB DAVIS合伙, 把扣钮牛仔裤上所用的「撞钉」(rivet)注册专利.并从Amosukeigu公司收购斜纹粗棉布,作为斜纹粗棉布裤的素材, 1873开始使用
1886年 加上皮章并钉在裤后的右面腰位, 成为LEVI'S五袋牛仔裤的初型当时的detail包括:
1. Button Fly
2. 四袋,无左后口袋
3. 每个袋角有撞钉
4. 腰带裤钮, 用作吊带之用.
5. Button Fly排位末端有撞钉
6. 撞钉没有印字
7. 后袋m字车线
1917年 首次使用了Cornmeals公司的XX斜纹粗棉布的模型, 包边有红线 (Redline)正式使用二匹马拖著也不破裂的LEVI'S牛仔裤传统标志皮牌, 并将501印在裤后皮牌上,
即501xx, XX即系Double X交义型织布501XX, 系501嘅牛仔布均采用经典的Cone Mills XX织布制成
1937年 停用吊带按钮, 代表从工作服转向牛仔裤, 很大改变的过渡期501XX
以经常弄伤家具和马鞍为理由, 后袋的撞钉隐藏在后袋缝线下)
而为防伪冒, 正式在后袋加上单面LEVI’S Red Tab. 红旗诞生
1942-44年 二战爆发, 物资短缺, 这时的501, 删除了不少 detail, 所以称为s501
1. 小袋无撞钉
2. 布质较轻磅
3. 月桂树钮
4. 删裤后扣, 只有裤耳
5. 后袋车线改为涂上油漆作缝缀
6. 皮牌易收缩脱落,所以多数LVC洗水版没有皮牌
7. 牛仔们发现在营火前取暖时, 铆钉变热令人不舒服, 因此1937年以后将铆钉以夹缝取代
1947年 二战结束, 复活原有装备的501XX。
1. 用回刻字纽,沿用至今
2. 撞钉开始出现印字, 沿用至今
3. 后袋用回车线
4. 后袋车线以双针车缝, 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三角形於V字
1954年 501ZXX的出现, 初次使用Zip (拉链)
detail 大致与之前相若, 当中分别如下:
1. 以拉链代替Button Fly, 只此一代
2. 双面Big E红旗
1966年 与之前大致相同, 唯独皮牌只印上501, 在其上面印上细少的501xx
W后袋隐藏撞钉变成以缝纫机的折缝补强, 红旗并开始Big E/Small e交替使用
1971年 最后的Big E红旗, 以后全线红旗RedTab 改为Levi's(Small e), Big E时代终结
1983年 501XX於1983年正式全面停产, 亦系最后的Redline。
1996年 LEVI’S Vintage Clothing系列面世, 复刻一系列原始LEVI’S产品
2001年 "NEVADA"在美国内华达矿洞被发现, 系1880年代制造, 现存的世界最古的Levi's牛仔裤
2003年 Levi's 150周年 (撞钉取得专利 (牛仔裤诞生) 130周年)
同年, Japan Levi's正式向美国买下部份LVC版权, 正式发行日版LVC
一般LVC的UNWASH原色牛都缩水而洗过水裤子基本不缩了
缩水率会受水温,泡在水里的时间长短等等因素的影响,W一般缩1-2码,L缩2-3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