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爱文化

日本可爱文化是指日本独有的一种可爱文化,日语称为可爱さ(音kawaisa)(此为名词,形容词为可爱い,音kawaii),中文常音译为卡哇伊或卡瓦伊,自1970年代以降,“可爱”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要素,举凡大众文化、娱乐、衣着、饮食、玩具、打扮、行为与礼节等等,无不受其影响。外国观察家发现日本的可爱文化很有趣,但有时又显得怪异,因为日本人把这种文化运用在几乎所有的生活领域中,甚至是人口统计学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在别的文化里很可能代表的就是将小孩的玩意用在严肃的场合,让人觉得很轻佻(例如政府出版品、公共告示牌、办公室、军方的广告以及民航机等等,不胜枚举)。
可爱文化的流行
可爱文化在日本随处可见,从大企业到街角的市场、国家级政府机关、病房,甚至是地方政府机关。许多大小公司行号运用可爱的吉祥物来买卖商品与提供客户服务。举例如下:
(1)神奇宝贝的人物皮卡丘被用来装饰全日本空输的民航机机身。
(2) 侦探动漫名侦探柯南的主角工藤新一。
(3) 日本大型银行理索纳银行用小白兔形象的Miffy(源自荷兰的儿童图书)来装饰ATM的提款卡。
(4) 猴子形象的Monkichi出现在保险套的包装上。
(5) 日本的都道府县各具有代表的吉祥物。
(6)日本邮政公社邮筒上的"Yū-Pack"吉祥物。
(7) 日本邮政公社也将可爱吉祥物用在邮票上面。
(8) 日本警方有些有萌系吉祥物,有时也用来装饰派出所。
(9) 可爱商品在日本大受欢迎,成人小孩都很喜欢。日本最大的两个专门生产这种商品的公司分别是三丽鸥(设计“Hello Kitty”的公司)以及San-X公司(设计“Kogepan”、“Nyan Nyan Nyanko”和“Rilakkuma”)。
可爱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穿着上很时髦,常指幼童穿的衣服,或者是任何给人看起来就很可爱的衣服。这种衣服常常(但不总是)以襞襟的造型呈现,各色混以粉白(例如粉红色)为基调,辅以玩具或包包之类的小装饰,看起来像动漫里的人物。
日本人的观感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爱”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环,也成为了日本的国家象征。《酷日本》(日语标题:クール・ジャパン)的作者杉山知之相信,“可爱”早已深植在日本那种以和为贵的文化里。武藏大学社会学教授栗田宣义指出“可爱”在日本是一个“很有魔力的词”,只要是人们可接受的想要的事物都是可爱的。
另一方面,对可爱抱持怀疑态度的人认为可爱其实是人类童心未泯的象征。不过有些日本人认为“可爱”文化让人觉得日本人始终不愿意长大,逃避残酷的现实,也危及了传统文化。但是也有人认为可爱文化替日本赚取了大笔的外汇。
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可爱商品在东亚特别流行,例如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与新加坡。
在某些亚洲与西方文化当中,喜爱日本流行文化的人经常将日文的“可爱”(kawaii, 可爱い) 与其他日文单词连用,但实际上却造成误用。“可爱”一般只用在御宅族次文化里,美国歌手关·史蒂芬妮却曾经在她的MV当中随口说出这个词。
在北美的企业里,可爱文化与漫画的影响力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