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截然

jié rán

(1).整齐的样子;整肃的样子。《诗·商颂·长发》“九有有截” 汉·郑玄笺:“故天下归乡汤 ,九州齐一截然。”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万历间,刘綎以兵五千,戍全罗二载,海外截然。”

(2).态度严正的样子。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予不自量度,辄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推原汉魏以来,而截然谓当以盛唐为法。”《朱子语类》卷六九:“义是处事截然方正,各得其宜。” 清·王夫之《文学刘君昆映墓志铭》:“迨其以贫易操,则截然拒绝於一旦,乃至相遇而不与揖。”

(3).界限分明的样子。 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其后幽、镇、魏不悦於政,相扇继变……惟郓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即于情事截然绝不相关之处,亦有连环细笋伏于其中,看到后来方知其妙。” 冰心《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两件事。”

【例句】截然不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