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手足阳明、阳蹻之会。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一说“在鼻孔下,侠水沟旁八分”《太平圣惠方》)。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面动、静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主治口眼斜,眼睑瞤动,鼻塞,鼻衄,齿痛,以及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3-5分钟。

巨髎 Juliao

〔别名〕巨髎。

〔释名〕巨,大;髎,骨空处,穴位于颧骨与下颌骨间的较大凹陷处。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相平的凹陷处。当鼻唇沟外侧,目中线上。

《针灸甲乙经》:“在侠鼻孔傍八分,直瞳子”;《针灸资生经》:“在鼻孔下,夹水沟旁八分。”

〔局部解剖〕

肌肉:提上唇肌,提口角肌。

神经:三叉神经眶下神经支,面神经颊支。

血管: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会合支。

〔类别〕交会穴:足阳明、阳跷之会。《类经图翼》补充作:阳跷、手足阳明之会。《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作:乔脉、足阳明、任脉之会。今依杨注:

〔功效〕祛风、通窍。

〔主治〕

古代记述:缘内障,目赤痛,多泪,口眼歪斜,眼睑瞤动,近视眼,鼻衄,齿痛,颔肿,唇颊肿,面目恶风寒颈肿臃痛,瘛疭,青盲,鼻塞,远视(目巟)(目巟),目翳。

近人报道:鼻炎,鼻塞,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

〔方例〕

颊肿痛:巨髎,天窗。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斜向四白透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