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风
陈晓风 男,1930年9月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兼职教授、沈阳力通表面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专家、国家发明奖评委会特邀评审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五十年代末期负责研制出等离子、电子束等多项焊接新技术,获得国家科委新技术奖的同时,在国内首先建成高能焊接实验室。用超前的科技贮备承接了“甲种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中焊接课题,研究成功后带班投入批生产。为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浓缩铀核燃料的心脏部件,于1984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承接了核动力反应堆芯组件焊接工程,采用5种焊接新技术、新工艺研制成功后带领科技骨干和实验室焊接新装备下厂生产出一台份反应堆芯组件,装备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核潜艇设计与制造”于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其创建了焊接可控细化凝固组织新理论和新技术,使高强钛合金、高强铝合金、高强不锈钢和超高强度钢焊接强度、塑性及抗介质腐蚀性能达到母材的同等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用于HR系列钢焊接,HR系列钢于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首次提出了焊接等性化新概念,为21世纪结构轻质化战略目标起到开路先锋作用。还创建了电子束快速表面熔凝制备非晶层和纳米晶层新技术,为结构材料功能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名,合编著书3本,发表论文92篇,SCU、EI收录多篇。入典英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