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号运载火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乌克兰语:Дніпро;俄语:Днепр,第聂伯河是东欧一条河流的名字)乌克兰与俄罗斯在R-36M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18“撒但”,START-1中称为RS-20)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一种运载火箭。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
从火箭上看地球

R-36M是苏联所研制的最大的重型陆基洲际导弹。美国方面没有能与之直接相比的型号(最接近的是MX“和平卫士”式洲际导弹)。按照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1),这种导弹应被销毁。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政府决定开发这种导弹的商业价值,对将其改装为商用运载火箭进行了专门研究,于是产生了第聂伯号火箭。

第聂伯号火箭包含三种型号:第聂伯-1,第聂伯-M和第聂伯-3。其中只有第聂伯-3装备了上面级。火箭都使用苏联洲际导弹常用的剧毒可贮存液体推进剂。

第聂伯号的发射均采取地下井冷发射的方式,利用原有的导弹发射井。

第聂伯号的发射服务提供商是ISC Kosmotras公司,这是一家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合资企业。市场开发交由美国企业ATK锡奥科尔公司进行。由于火箭的发射费用非常低廉(仅有800~1100万美元),所以很有竞争力。第一次发射在1999年4月21日进行,将一颗名为UoSAT-12的小卫星成功送入轨道。

第聂伯号运载火箭
第聂伯号发射

基本资料第聂伯号

所属国家/组织

乌克兰,俄罗斯

研制单位

南方设计局

生产单位

马卡罗夫南方机械制造厂生产联合体

型号

R-36M(指导弹的型号)

生产代号

15A14(指导弹的生产代号)

首飞

1999年4月21日

发射场

拜科努尔和栋巴罗夫斯基(用导弹发射井发射)

起飞推力

4520千牛

外型和质量参数

全长

34.3米

芯级最大直径

3米

起飞质量

211000千克

第一级

发动机

1台RD-264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

4520千牛

工作时间

130秒

比冲

318秒

第二级

发动机

1台RD-0255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

755千牛

工作时间

190秒

比冲

340秒

第三级

发动机

1台RD-869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

18.6千牛

工作时间

1000秒

比冲

317秒

第四级

名称

ST-1上面级(可选)

发动机

1台固体发动机

推进剂

不详

单台推力

不详

工作时间

不详

运载能力

近地轨道

4500千克

月球转移轨道

550千克(带ST-1上面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