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办事恰到好处

作者:陈三桥 编著
ISBN:10位[7801159896] 13位[9787801159892]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9-1
定价:¥22.00 元
内容提要
人们活着,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做成一些事情,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办事要像厨师烧菜一样,掌握火候,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人而变,才能把事情办好。若办事太死,太乱,到头来,只会将本该成功的事在片刻之间化为乌有。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人自古就讲究说话和办事的“度”。这个“度”就是恰到好处。在倾听与响应、幽默与玩笑、赞美与批评、拒绝与答复、说服与劝导、辩解与圆场、问话与答话中,掌握了这个度,你将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功自然也就到水到渠成。
编辑推荐
说话靠尺度,办事靠分寸!
目录
第一章 在听与说中交流互动:倾听与响应恰到好处
在倾听中产生共鸣
会听才会赢
让有效倾听走进他的内心
不要自说自话,唱独角戏
把握好插话的时机
尽量少堵别人的话头
委婉说话,不拆台、不揭短
没话找话不会弄巧成拙
以听助说艺术
适时沉默是一种明智的的行动
第二章 营造轻松和谐的人际氛围:幽默玩笑恰到好处
得体的幽默能取悦人心
让幽默促你的事业如日中天
巧用幽默当红娘
幽默着“钻空子”
含而不露显幽默
张冠李戴,滑稽致笑
钝化攻击,会心一笑
跟尴尬的玩笑说bay-bay
别把肉麻当有趣
不可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
第三章 多栽花,少栽刺:赞美与批评恰到好处
用真诚的赞美激励他人
独辟蹊径,技高一筹
赞扬要适度,不可浮夸
说恭维话,让人产生满足感
恭维要有诚意
恭维不能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把握好激励的分寸
揣着同情心批评他人
批评不可一视同仁,全盘否认
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不可取
第四章 该说“不”时莫迟疑:拒绝他人恰到好处
第五章 就这样解开他人的心绪:劝导说服恰到好处
第六章 误会这样解开:辩解与圆场恰到好处
第七章 巧问妙答促成事:问话与答话恰到好处
第八章 巧手编织关系网:善结人缘恰到好处
第九章 进退有度,出奇制胜:随机应变恰到好处
第十章 让他人乐意为你办事:求人办事恰到好处
第十一章 彰显智慧,展现自我:自我推销恰到好处
第十二章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合作双赢恰到好处
书摘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听”是如此自然,以至于人们常常不把它作
为一个话题来研究。有效倾听似乎理所当然,虽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
以证明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学习有效倾听的方法
,以致人们对倾听的作用有所漠视。
人际沟通学认为倾听和听见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听到只是你的听觉系统
接收到了声音。很多人都能听见声音,但他们根本不能“倾听”,也就是听
到并理解。比如,当你看书的时候,周围会有各种声音,你的听觉系统会接
收到声音,但你未必会注意到这些。有时人们听到声音,并且“看起来”是
在倾听,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对内在的声音感兴趣,这种现象就是“假听”。
当然,倾听的第一步就是听见——听觉器官接收声音,然后人们注意这
些声音并将声音组织为有意义的形式,也就是开始理解。
我们并不经常理解注意到的声音,比如人们听到自己不了解的语言,就
不能理解语言的含义。不过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听到了声音也就理解了声音,
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误解。
有的人认为注意声音自然就会理解声音。不过,想想你在听到电影中的
外语对话时,你就会明白,听到并不意味着理解。你可以关注所有的声音,
但并不一定理解。“理解”就是将声音重组为意义的模式或形式。
交谈中须相互交换意见,才能顺利进行。应在坦诚交谈并表示了解后,
才陈述自己的意见。倘若不遵守这个原则,可能会造成各说各话的情形,以
至于谈话不投机,有害人际关系。
然而,我们常因热衷于谈话而忽略了这原则。虽然完全没有恶意要抢先
,却会发生打断对方讲话的情形。比方说,对方正在提问题时,你打岔说:
“是啊,我也正想提这点呢。”或者对方反问之际,你连忙矢口否认:“不
!不!”
像这样的谈话方式,最容易引起对方不满。应等候对方说完,再正式提
出自己的意见才是。在表达本人看法前,必须用心体会言谈之间的真实含义
。
在工作上普遍受人欢迎的人,多是能了解倾听的技巧。老王是某公司的
领导,他就是因此而人缘极佳。例如,星期一上班时,他看到职员晒黑了,
便自然地做出挥网球拍的动作,两人的话匣子就此打开。刚开始时,对方可
能会不好意思而客气地说:“其实我昨天收获不错。”不时还会露出得意的
表示。如果职员是个钓鱼迷,倾听之后,回答的话要寓含鼓励,不妨说:“
现在钓鱼不简单吧?”或“一天能钓上一条草鱼就不错啦!”等,即使对方成
绩不理想也不会难为情。因为这无疑是暗示对方,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