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灯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花鼓灯舞】安徽民间舞蹈。盛行于安徽蚌埠、凤台一带。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它有舞有歌有戏,纯属民间的综合性艺术。表演中,拿叉伞的男角称“伞头,是整个演出中的指挥者;其余男角称“鼓架子,能做多钟跌、打、滚、翻的技巧;女角称“兰花”,以扇、巾等为道具,舞步轻捷明快,表现出该舞者开朗,欢快的特点。演出的程序一般是:伞杆子(舞叉伞人出场),圆场(全体出场,舞毕退场);踩四门(舞叉伞者的独舞);引兰花(鼓架子将兰花引出);小场子(包括小花场、双花场,全是有情节的舞蹈);跑大场(集体舞蹈,能跑出各种队形,奔放而热烈);后场(一般是小型的歌舞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大锣、大拨、小锣、鼓等打击乐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