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村

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赵家村1、基本情况:位于龙居镇政府驻地西北部、黄河南展区内,西邻黄河。全村总人口1850人,550户。
2、自然资源:全村现有桑园面积1150亩,棉花面积1700亩,粮食作物150亩。
3、经济发展:本村的主导产业以植桑养蚕为主,桑园面积1150亩,年养桑蚕2500张,产鲜茧15万斤,总产值达180万元, 养蚕户人均1800元。养蚕户以处的劳动力以处出务工经商为主。
4、村容村貌:本村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街道为硬化路面,长度3000米,按装有自控路灯,通讯设施配套,电话、闭路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村内环境卫生整洁。
5、精神文明建设:本村文体娱乐设施健全,设有文化大院,小康书屋藏书2500余卷,每星期一免费开放,每月四次收看远程教育。
6、赵家村荣誉称号:
2003年6月被区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
2004年4月被镇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
2004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桑蚕生产先进单位
2004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先进单位
2004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农业开发先进单位
2004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速生林建设先进单位
2005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2005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桑蚕生产先进单位
2006年9月被省政协联合日报社和山东新农村建设论坛组委会授予“最值得投资的新农村”
2007年4月被镇委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2、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原底乡赵家村

位于乡政府3.5公里处的黄土高原沟壑区残塬沟边。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低温欠热,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降温较快。
赵家村民居住在百子沟煤炭资源采空区,全村道路长1700米,村内土路面80%、路基宽8米,路面宽7米;
赵家村指导思想
近年来赵家村领导以脱贫致富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因地制宜,因人因户施策,分类指导,面向市场,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果、畜、粮、林、草、菜、烟综合发展,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赵家村目标任务
三年内使搬迁群众达到人心稳定,安居乐业,每个重点村的贫困人口物质和精神面貌有显著变化,通过发展生产逐步摆脱贫困,步入全县中等农户生活水平。五年内进入小康家庭行列,成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赵家村基本思路

1.对于有传统养殖经验的农户,扶持其发展特色养牛、养羊、养猪、养鸡等家畜,推广养殖新技术,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对于有传统种植经验的农户,鼓励支持其发展优质专用小麦、高含油玉米、中草药材等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通过培训、示范和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增产增收。
3.依托果品贮藏和深加工企业,大力实施优果工程,优化品种结构,教育引导群众推广苹果生产新技术,提高优质果品率。依托山川秀美工程,在栽植柿子、仁用杏、核桃等传统品种的同时,积极推广引进杂果新品种,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4.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结构,扩大规模,主攻质量,大力发展精细菜和反季节菜,积极开发山野菜、实用菌和无公害蔬菜,不断拓宽致富新路子。
5.充分利用县农技中心、农广校、县职业技术学校、乡镇农民夜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农业适用新技术培训,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依靠技术增加收入。
6.以县劳务中心、职介所为依托,组织劳务输出,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每户至少有1名外出务工人员,获得现金收入。
3、辽宁省大连市杨树房镇赵家村赵家村党支部在普兰店市及杨树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国家政策,努力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需。使村支部成为强有力的核心组织,它的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小全村企业12家,解决当地老百姓500多人就业问题。
赵家村现有人口近3000人,有九个自然屯,土地面积13625亩。东南临南海,交通发达,资源丰富。集体收入每年约是16万,人均收入约是7400元。村共有党员110名,其中有17名女党员。村每年不断提高党员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待遇,还带党员出去参观学习,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村支部经常走访贫困党员,每年春节补助贫困党员每人200元,对七十岁以上的老党员每人补助为100元。每年扶贫慰问金约为1万元,村民每年分红约10万元。
主导产业是海产品养殖业和服装加工业。因村滩涂资源得天独厚,不断发展水产品养殖,大力宣传海产品发展前景。盛大水产品养殖厂和大杨昌盛水产品养殖厂两企业带动了本地滩涂开发,海参养殖户达到20多户,成为本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各类养殖户约五十家,带动了村民致富。
受到了上级多次表扬,先后被评为大连市的“治安模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普市总工会的“先进职工之家“等称号。
赵家村党支部在上级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决心一如既往,奋起直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佳绩。
4、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赵家村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赵家村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西

南部,属辽东山区,铁长线贯穿全村。我村面积6000余万平方米,有林面积6万余亩,人口1447人,421户,耕地238亩,三个自然屯。全村家家饮用的是自来水,烧的是环保型桔秆气化。该村 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空气新鲜。
赵家村地形主要是地势高、山峰大、沟岔多、平地少,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钼、金、银、硫、铜、龙岗岩等。自然资源野生动物主要有野猪、野鸡、野兔、獐、狍等,野生植物主要有山里红、山葡萄、李子、梨等。林产品主要有桃、 松子、榛子等。
5、浙江省上虞市百官镇赵家村赵家村位于上虞市西北部,距城区1公里,东靠百(官)崧(厦)公路,南连百官镇大坝头村,西濒曹娥江,北依浙东运河。原属后郭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属百官人民公社,1962年属娥江人民公社,1983年属娥江乡,1992年属百官镇。村由赵家、丁家2个自然村组成,南北长0.3公里,东西宽0.35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地赵家。据《上虞县志》记载,村因赵姓居多而得名。1992年有672户、1988人。耕地700亩。
以"家"促村文明建设名扬全国
赵家村在1981年经过整顿后,村党总支根据村内青年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淡薄、影响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创办青年民兵之家的设想,但缺少资金和场地。党总支号召青年民兵开展劳务活动,全村460名青年纷纷响应,组成若干小组分批承包挑黄沙,将赚来的劳务费购买文体活动器具和增添设施。同时,村里挤出生产队的5间仓库作为活动场地,先后办起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室、电视室、台球室、音乐室,吸引村里大部分青年参加活动。在此基础上党总支决定,由村民兵连和共青团支部牵头,办政治夜校,特聘请上虞中学政治教师和县人武部领导讲课,取得较好效果。青年民兵之家活动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
青年民兵之家活动丰富多彩,积极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组织为民服务队、助耕扶耕小组、送温暧小组、文艺兴趣小组等7个学雷锋组织,参加人数达120人。开展学雷锋活动10年不间断,有力地推动全村社会风气的好转,村内原有28位经常偷盗赌博、被称为管不了、惹不起的青年,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和采用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及拉、扶、帮、带的方法,使他们走上正道,其中有14人参加基干民兵,7人加入共青团。青年民兵之家还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传播致富信息的综合性活动场所。10年来培养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9名。1981年高考落榜的陈列明,在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青年民兵之家的活动,很快振作精神,被吸收进上虞化学品厂任技术员,1984年,成功地开发出夜鹰牌粘蝇纸和粘鼠胶两大系列新产品,通过国家鉴定,获市级新产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7年获全省消费者灭"四害"金杯奖。1986年,获全国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标兵称号,并赴北京受到万里委员长的亲切接见。自1982年起,赵家村先后兴办沙灰砖厂、黄沙场、铝制品厂、化学品厂、化工厂、饮料厂等企业,获得较好效益。
赵家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关注。1984年1月12日《浙江日报》头版用整版篇幅以"介绍一个文明村"为题,介绍赵家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情况。4月13日《浙江日报》又以头版和三版,用一版多的篇幅,以"闻名全省的文明村--赵家村"为题,刊登报道赵家村建设文明村的长篇通讯。同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薛驹亲临赵家村视察,对赵家村两个文明村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赵家村以家(青年民兵之家)促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经验,引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处、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领导的关注,1984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群工处和浙江省军区、绍兴军分区领导来赵家村视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胡德华、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也分别实地考察赵家村文明建设活动情况,高度赞扬赵家村的文明建设。1984年9月,南京军区授予"青年民兵之家标兵"称号;1985年2月被中共绍兴市委、市人民政府和绍兴军分区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同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授予建设文明村先进集体。1987年被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1990年11月16日,赵家村青年民兵之家被国防部授予全国民兵预备役先进单位。由此,赵家村的"双文明村"闻名全国。
赵家村至1992年办有化工厂、织布厂、塑料厂、手帕印染厂各一家,并组建化工企业集团,主要生产洗发、护发、洗涤化妆品,同时开发染料、卫生防疫等三大系列化工产品。其他企业生产化纤工业布、塑料制品和黄沙建筑材料等。1992年创产值1750万元,利税165万元。此外,有村办拖拉机运输队一个;个体企业4家,其中拉丝厂2家,铝制品厂2家;个体商业户19家,其中副食品店7家,水产12家;捞黄沙船户49户,从业人员250人,每年创产值215万元以上。1983年3月,建立农业服务站,有职工4人,主要经营农药、化肥、种子以及农业技术服务,村每年支付贴农金2万元。1984年先后建立商场和邮电所,并投资2.1万元为1966年创办的卫生保健站增添卫生设备,配医务人员4名,对村民实行定额服务;每人每月可享受卫生保健金6元。对65岁以上的村民给予每月10元养老金。1983年9月,投资7万元建造自来水站,1987年始对村民实行定量免费供应。1985年,创办幼儿园1所,至1992年有教养员5名,4个班,入园幼儿计108人,入园率达100%。1988年投资23.3万元,新建小学教学大楼1座,计933平方米;现有教师8名,学生146人,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习146人,占小学毕业生数的100%,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1977年后全村有30多人考取大中专院校,村对考取大专院校的学生每人奖励400元,考取中专的学生每人奖励300元。
至1992年,全村铺浇水泥路面27条计12750米,并安装路灯。组建环境卫生组,分片包干公共场所和道路清洁工作。村民住宅现有新建二层、三层楼房1350间计5.9万多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6、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赵家村赵家村地处宁盐公路东侧,有12个村民小组,820户,总人口2430人,劳力1259人,现有耕地面积720亩,民营企业98家,近几年来,赵家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牢牢把握社会建设主旋律,不断强化文明创建工作,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有力的推进了全村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06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5.2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95亿元,第三产值1.522亿元。农民人均税收入1.02万元,先后被泰州、兴化两市评为“泰州市文明村”、“小康达标村”、“先进党组织”、“文明单位”。
坚持科技先导发展民营企业,谋求创新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村两委始终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方面入手,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内涵,促进村级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06年全村98家企业共投资技改项目资金1500万元,其中有4家技改投入超过200万元,06年全村民营企业实现利税达3060万元,比05年增加44万元。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忘精神、政治文明的建设。村两委始终把党员、干部干群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在支部建设上,按上级的要求,实行三会一课制度。村民中,利用广播、宣传栏和各种会议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发挥村民议事会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修订好《村规民约》,开展村民思想道德建设等活动,增加了村民的法治意识、纳税意识,全村各项生产指标和上交任务完成率达100%。对全村地域进行整体规划,建成三条通村公路,目前正在落实村庄中心街拆迁,预计投资1000万元左右,实行农村城市化。为改变村容村貌,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村里投资45万元,更换改造了全村街巷的的路灯,并浇筑了6000平方米的水泥硬质路面,方便了别墅区居民的出入。改善了村庄卫生环境建设,村庄设有专人搞好清洁卫生,配备4名清洁管理人员,专门每天登门到户收集生活垃圾,并负责定期清理河道中的水草和漂浮杂物。改变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007年的奋斗目标社会总产值要超6个亿,集体纯收入要超180万元。集体积累要增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部一班人凝心聚力,力争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在现代型的小康建设中树好样板村。
7、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沟沿镇赵家村大石桥市沟沿镇赵家村有着悠久的饲养蛋鸡历史,享有“营口市养鸡致富第一村”的美誉。二十多年来,勤劳的赵家村村民在养鸡协会的带领下,探索出一条养鸡致富之路,赵家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赵家村现有农户310户,人口1340人,其中养鸡专业户265户,占总户数的85%。2005年,全村蛋鸡存栏70万只,品种有:海兰、海塞、罗曼。其中饲养蛋鸡2万只以上的专业户8户,饲养1至2万只蛋鸡户15户。专业户户均饲养蛋鸡2600只,年产鲜蛋8400吨,其中80%外销到广东、福建等地。今年每只鸡获利15元,全村养鸡纯收入1000万元,专业户户均3.8万元,人均收入7500元,以蛋鸡生产为主的牧业产值420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80%。
赵家村养鸡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村养鸡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84年,成员由当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265人。目前,赵家村养鸡协会会长由营口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养鸡大户朱洪涛担任。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养鸡协会为赵家村养鸡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一是协会组织专业学习,提高养殖水平。为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养鸡队伍,养鸡协会在镇农业中心的帮助下,大力倡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养殖方针,每年都邀请两市畜牧专家到村里举办养鸡实用技术学习班及防疫知识学习班。通过多年不懈的学习,现在的赵家村养殖户都堪称养殖专家。因此,尽管近几年蛋鸡市场波动较大,赵家村养殖户抵御住了各种风险,养鸡势头有增无减。
二是协会牵头,共抓防疫,实现统防统治。近二年,国内外养鸡环境不断变化,重大疫情时刻威胁着养鸡业,为了做到防患未然,协会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抽检养殖户,督促养殖户严格按照免疫规程进行免疫。为了保证疫苗质量,降低免疫成本,协会工作人员到哈兽研统一购买疫苗,统一发放,保证免疫村不漏户、户不漏鸡。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外禽流感暴发时期,赵家村禽蛋成为免检产品,远销香港、澳门,为我地区争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是协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协会牵头,统一购买鸡雏,保证鸡雏质量。协会成员投资建厂,解决饲料问题,协会成员组建销售大军,解决鸡蛋销售问题。产品近销周边地区,远销广东、福建。协会成员王振铎目前成为远近闻名的鸡蛋经纪人,去年荣获“营口市十大农副产品经纪人”光荣称号。同时,协会还为养殖户解决养鸡占地、用水、用电问题。
四是协会带领周边群众共赴富裕之路。在赵家村养鸡协会的带动下,沟沿镇养鸡业蓬勃兴起,真正起到了辐射与拉动作用。全镇目前蛋鸡存栏近百万只,因此,沟沿镇真正成为本地区蛋鸡饲养基地。
8、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金钟镇赵家村该行政村隶属会泽县金钟镇,地处镇东边,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3公里。东邻马武村委会,南邻马武村委会,西邻土城,北邻华泥村委会。辖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82户,有乡村人口1509人,其中农业人口1509人,劳动力12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53人。全村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海拔2136米,年平均气温12.3℃,年降水量827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和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109.9亩,人均耕地0.74 亩,林地81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业为主。
9、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赵家村该行政村隶属陇川县清平乡,地处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距县70公里。东邻护国乡,南邻陆昆村委会,西邻大场村委会,北邻护国乡。辖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16户,有乡村人口1614 人,其中农业人口1584人,劳动力860人。
全村国土面积22.59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8.90℃,年降水量1753毫米,适合种植茶叶、草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602.40亩,人均耕地1.6亩,林地20365.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7.5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1]。
10、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赵家村村庄由来
在移风店南5.5公里处。据传:明洪武时(1368-1398),赵姓迁至此地立村,称赵家。同治《即墨县志》标有此名。
政区人口
全村有耕地面积1300亩。2006年,全村共有211户,总人口为733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89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646吨,经济总收入为105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243元[2]。
11、山东省即墨市普东镇赵家村村庄由来
明永乐时(1403-1424),赵氏迁至长直流浩河对岸立村,称赵家村。后赵姓无,宋姓、邱姓繁衍,村名沿用。
政区人口
即墨市普东镇辖村。全村有耕地面积948亩。2006年,全村共有176户,总人口为577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301人。
经济发展
200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到569吨,经济总收入为774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100元[3]。
12、山东省胶南市六汪镇赵家村概况赵家村位于胶河经济区驻地西南2公里,地处丘陵。村域东西1.5公里,南北2公里,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60亩。村庄由来据传,明朝初年赵姓由云南迁入此地定居,后立村,取名赵家村。人口组成该村现有居民346户,人口1130人,除赵姓外,尚有朱姓、王姓、秦姓、孙姓等居民。经济概况解放后,该村农业、畜牧业逐年发展,并相继发展了工商业、手工业和建筑业。近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绿色蔬菜基地、畜牧养殖小区,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一条龙服务体系,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人均年纯收入达到4668元[4]。
13、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赵家村赵家村地处华漕镇最北端,西邻青浦区,北邻苏州河和嘉定区,是三区交界的偏僻地域,沪宁高速公路贯穿村中线。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623户人家,总人口2075人,耕地面积1173亩。有一个实业公司,现注册村范围的企业有48家,全村共有固定资产1768万元。2002年至今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2004年至今被评为闵行区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闵行区村民自治典型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07年度被评为闵行区五好党支部。[5]
14、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赵家村赵家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解放前,赵姓人移居此地,故取名赵家,沿用至今。村委会驻赵家,辖沙田、赵家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2.35平方千米,总人口267户、1008人。
15、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罗免乡赵家村赵家村隶属于罗免彝族苗族乡糯支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3.00 公里,距离乡政府9.00公里,国土面积1.33平方公里,海拔1,96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164.00亩,其中人均耕地1.62亩;有林地1,4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0户,有乡村人口102人,其中农业人口101人,劳动力6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6.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