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树乡
乡镇概况

棠树乡位于舒城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东接干汊河镇,南邻张母桥,万佛湖两镇,西隔丰乐河与六安市金安区接壤,北连柏林乡,六舒三路、舒张路穿越而过,总面积78.23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16个行政村,461个村民组,10275户,耕地面积3.68万亩,林地面积2.06万亩,山水林茶资源丰富,经果林特色明显,素有“皖西林果之乡”的美誉。[1]
地形地貌地形系大别山余脉与巢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浅山丘岗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岗圩畈相间,南部的云雾、桂花、八里洪院4个村为浅山区,中部的棠树村位于棠树乡中部,东与干叉河镇靠山村接壤,南接刘院村,西接窑墩村,北连黄岗村、邱岗村,干棠路贯穿东西,舒张路、棠八路侧肩而过,交通比较发达,出行方便。杭北干渠穿越棠树村腹部,水利条件较好。棠树村现有人口1988人,40个自然村庄,25个村民组,547户。地处丘陵,土地肥沃,耕地1196.8亩、山场400亩,3个变压台区,供电正常。35位村民代表,39名共产党员,4个党小组,4名在职村干带领全村广大干群脱贫致富。2004年农业开发投资近300万元,170亩山场开发景观林栽培香樟、玉兰、桂花树等各种花卉3万多棵。深挖鱼塘水面30亩。建立了规模农业生态示范园近200亩,开发嫁接板栗246亩,涌现经果林种植大户10多户,果农人均年收入400元以上。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优质粮油率达90%以上。
民营经济较快发展,主要有舒三食品有限公司、棠树村预制厂、上海奕雅服饰有限公司、棠树村带锯厂等企业。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新一届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团结一心,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民主意识,坚持民主决策,拟定发展规划,壮大集体经济。对本村内重大事项通过村民会议讨论研究,实施决策后,通过公开栏形式,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秩序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刘院、窑墩、新安、邱岗、黄岗、西塘、峰西8个村为丘岗区,北部的寒塘、墩塘、路西、三拐4个村为圩畈区。
棠树乡位于杭北灌区上游,水源主要来自龙河口水库,大的水系是杭北干渠和杭淠分干渠,其余10多条支渠、农渠纵横交错,流经各村。南塘、夹山塘两座小II型水库坐浇境内,西塘、南塘等名塘水面大、水质优、无污染。境内共有大小沟塘堰坝1400多座和提水泵站6个。全乡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1200mm。
集镇建设棠树乡有西塘、棠树、八里三个小集镇,乡政府设在西塘,集镇面积1.1平方公里,大小街道3条。通过老街改造和开发,集镇建设步伐较快,新建3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500米长的商贸一条街,铺设水泥路面和人行道方块砖500多米,新建一座0.3公顷的花园绿地,新建农贸大棚300平方米和交易货架150平方米,集镇建设总投资560多万元。
基础设施交通比较发达,舒张路客运线贯穿东西,出行方便,通村公路基本实现砂石硬化,达到晴雨通车。2004年7月,新安村致富大户张太宏捐资25万元新修一条2公里长水泥路。通过加大投入,基本实现了通村中心路砂石硬化,砂石公路通达率达95%以上。广播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程控电话已扩容至2000门,境内架设3座移动和联通辐射塔,通讯条件较好。有线电视已实现城乡连网,覆盖西塘、棠树街道和沿途各村,有线电视用户已发展到300多户。村组广播通达率为100%,常响率为100%。14个村完成农电改造,有变压器台庄78个,电力保障有力。
农业生产棠树乡属典型的农业大乡,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的90%以上,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农作物,优质粮油率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已形成优质粮油、高效经果林、物色水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建成寒塘、墩塘等优质稻基地1万多亩,建成新安、邱岗等高效经果林基地500多亩,涌现特色种养大户20多户,以养猪大户汪本超、养鸡大户周加成、陶玉凤等为代表的种养大户显理一定的示范辐射效应。南塘等名塘大水面精养达1500多亩,年精养水产量达30多万斤。[1]2008年,棠树乡三拐村成立龙泉农业合作社,采取土地流转和租赁等形式将近百户农民家的土地集中进行规模化经营,尝试专业蔬菜生产。从中国唯一的农业科技城陕西省杨凌农业示范区引进辣椒新品种试种。红辣椒喜获丰收,100多亩蔬菜基地日产红辣椒1000余公斤,采摘期可延长至元旦、春节期间。既丰富了两节蔬菜市场供应,又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价值,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找到了新路。

[2]
林业生产山场面积大,林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有青山绿水区域优势。现有林地1.8万亩,大小林场22个,森林覆盖率为18.9%,速生杉木林集中分布在云雾、桂花、八里、洪院等村,板栗、竹林呈带状和块状分布在八里、桂花等浅山区村,经果林主要分布在新安、邱岗等丘岗村。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乡新增林地面积达7000多亩,每年发放退耕还林补贴款115万元。2004年,农业开发商郭昌湘投资300多万元租赁棠树村和刘院村180多亩山场开发景观林,栽培香障、玉兰、桂花树3万多棵。投入新格局,涌现林场承包20亩以上的大户10多户。社会力量也呈现出多元化,新安村规模种植新安柿、布郎李、猕猴桃等经果林,人均经果林面积0.6亩,涌现经果林种植大户200多户,果农人均年收入400元以上。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已形成农机制造、建村加工等三大民营支柱产业。近几年来,通过企业改制,明晰产权,采取转让、出卖等方式,已成功改制桂花、西塘、三丰轮窑场和鸿图液压件厂,实现企业民营化和企业产权多元化。规模工业企业有恒大农机有限公司、科源电器公司、鸿图液压件厂、东方花炮厂等5农企业,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500多万元,上缴税金100多万元。全乡有大小个体工商户100多家,主要从事建材、装潢、餐饮等社会服务业。
公共事业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发展较快。有1个中心学校,下设八里、棠树2所初级中学和15所村小,教职工总数298人,在校学生近6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其中八里初中校园硬件设施较好,环境优美,已通过省示范初级中学评估验收。西塘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平均每年向舒中输送10多名学生,乡内设棠树中心卫生院和西塘分院,共有医护人员70多人,医疗器械比较完备,基本方便群众就医看病。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西南部有大官塘等名塘名水,青山绿水环绕,人居环境优美,适宜发展“休闲垂钩一日游”和“农家乐”生态旅游业。云雾山磨刀寨、大官塘大禹钓鱼台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散落民间的历史故事意味深长,亟待挖掘、整理和宣传推介,是旅游开发的一方势土。
棠树乡三拐村曾是舒城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在舒城县党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也感召和激励着棠树人民在“加快发展、富民强乡”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历史新篇章。[1]
行政辖村邱岗村
[3]路西村
新安村
棉冲村
窑墩村
八里村
官塘村
桂花村
云雾村
沙岗村
刘院村
洪院村
西塘村
黄岗村
墩塘村
寒塘村
峰西村
三拐村
丰河村
棠树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4]总人口
35822
男
18232
女
17590
家庭户户数
10146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659
家庭户男
18127
家庭户女
17532
0-14岁(总)
9393
0-14岁男
5057
0-14岁女
4336
15-64岁(总)
23724
15-64岁男
11892
15-64岁女
11832
65岁及以上(总)
2705
65岁及以上男
1283
65岁及以上女
142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