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草
形态特征
竹叶草(学名:Oplismenus compositus(Linn.) Beauv. )秆较纤细,基部平卧地面,节着地生根,上升部分高20-80厘米。叶鞘短于或上部者长于节间,近无毛或疏生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基部多少包茎而不对称,长3-8厘米,宽5-20毫米,近无毛或边缘疏生纤毛,具横脉。圆锥花序长5-15厘米,主轴无毛或疏生毛;分枝互生而疏离,长2-6厘米;小穗孪生(有时其中1个小穗退化)稀上部者单生,长约3毫米;颖草质,近等长,长约为小穗的1/2-2/3,边缘常被纤毛,第一颖先端芒长0.7-2厘米;第二颖顶端的芒长1-2毫
竹叶草(图2)米;第一小花中性,外稃革质,与小穗等长,先端具芒尖,具7-9脉,内稃膜质,狭小或缺;第二外稃革质,平滑,光亮,长约2.5毫米,边缘内卷,包着同质的内稃;鳞片2,薄膜质,折叠;花柱基部分离。染色体2n=72 。花果期9-11月。[1][2]
多年生草本。小穗有时带点紫色,由两朵花所构成;芒具有黏性小穗有时带点紫色,由两朵花所构成;芒具有黏性。果实:颖果椭圆形。 花序排列呈总状,每个小枝再由许多小穗所构成,小穗有时带点紫色,由2朵花构成,两片颖均具有芒;雄蕊3枚,花柱2枚且短小‧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3700米的疏林下阴湿处。[1][2]
地理分布
分布全世界东半球热带地区。国内分布于江西、四川、贵州、台湾、广东、云南等省。[2]
药用价值民间作草药用,有清热利湿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