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
2010年版图书电路分析基础
作者: 周茜编著
[2]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开本: 16开
I S B N : 9787121097102
定价:¥32.00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论述电路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全书共17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网络定理,晶体管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阶电路分析,二阶电路分析,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电路的频率特性,三相电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PSPICE简介等。
在第1版教材的基础上,这次修订增加了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介绍、PSPICE简介等内容,并增选了六个实例,以加强与后续课程及实际工程的联系,适应当前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内容选材上,本书立足于“加强基础、精选内容、例题典型、重点突出”,在论述风格上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学生、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电路的分类
1.3 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
1.4 电路分析方法
第2章 电路元件、电路变量和电路定律
2.1 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变量
2.2 基尔霍夫定律
2.3 电阻元件
2.4 电阻器
2.5 独立电源
2.6 受控电源
习题
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1 支路分析法
3.2 网孔分析法
3.3 节点分析法
3.4 回路分析法
3.5 电路的对偶特性与对偶电路
习题
第4章 网络的VAR和电路的等效变换
4.1 引言
4.2 单口网络的VAR
4.3 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等效
4.4 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4.5 T-Ⅱ变换
习题
第5章 网络定理
5.1 叠加定理
5.2 置换定理(替代定理)
5.3 戴维南定理
5.4 诺顿定理
5.5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6 互易定理
习题
第6章 晶体管及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6.1 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
6.2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习题
第7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7.1 电容元件
7.2 电感元件
7.3 电容器和电感器
7.4 电感器和电容器的电路模型
习题
第8章 一阶电路分析
8.1 引言
8.2 换路定理及初始值计算
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8.6 三要素分析法
8.7 阶跃函数与阶跃响应
习题
第9章 二阶电路分析
9.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
9.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3 GLC并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9.4 一般二阶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10章 交流动态电路
10.1 引言
10.2 正弦电压和电流
10.3 正弦RC电路分析
10.4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
10.5 相量运算与正弦信号运算对应关系的几个引理
10.6 应用相量求解正弦稳态响应
习题
第11章 相量模型和相量方程
11.1 KCL和·KVL的相量形式
11.2 R、L、C元件VAR的相量形式
11.3 阻抗和导纳——相量模型
11.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法分析
习题
第12章 正弦稳态的功率和能量
12.1 基本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12.2 二端网络的功率和能量
12.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2.4 正弦稳态功率的叠加
习题
第13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13.1 电路的频率响应
13.2 一阶RC电路的频率特性
13.3 RLC串联谐振电路
13.4 GLC并联谐振电路
习题
第14章 三相电路
14.1 三相电路概述
14.2 三相电源和负载的连接
14.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15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15.1 耦合电感元件
15.2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15.3 耦合电感电路的初次级等效
15.4 理想变压器
15.5 实际变压器模型
15.6 变压器
习题
第16章 双口网络
16.1 双口网络的基本概念
16.2 网络的端口方程和参数
16.3 各网络参数间的关系
16.4 用网络参数进行网络分析
习题
第17章 PSpice应用
17.1 概述
17.2 Capture绘制电路原理图
17.3 PSpjce电路仿真
习题
附录A 证明m=b一(n-1)个网孔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书 名: 电路分析基础
作者:翁黎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111278436
开本: 16开
定价: 23.00 元
内容简介《电路分析基础》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度,突出实践,通过任务驱动、实例仿真和技能训练等方法讲述电路分析基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电路分析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电路等效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网络定理、动态电路的瞬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磁路及变压器、技能训练等,并有适量的例题、思考与练习、习题及实例仿真。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和高职高专院校对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了《电路分析基础》这本教材。《电路分析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通信、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和网络教育学生用书,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吴文礼 编著
ISBN:10位[7563509224] 13位[9787563509225]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定价:¥23.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教材,主要介绍电路基本概念;电路的分析方法;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和频率响应等内容。
书中含有大量的习题及详解,并引入了一些实际应用例题,从中可以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于自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通信类、自动化类和计算机类的教科书,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 论
1.1 电量和国际单位制1
1.2 力、功和功率2
1.3 电荷与电流3
1.4 电压3
1.5 电能和电功率4
习题及解答4
补充习题6
第2章 电路基本概念
2.1 电路元件分类7
2.2 电压源7
2.3 电流源8
2.4 电阻元件8
2.5 电容元件9
2.6 电感元件10
2.7 电感器的结构11
习题及解答11
补充习题14
第3章 电路定律
3.1 电路中的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15
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5
3.3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
3.4 电路元件的串联17
3.5 电路元件的并联19
3.6 电阻电路的分压与分流20
习题及解答21
补充习题25
第4章 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4.1 支路电流法27
4.2 网孔电流法28
4.3 矩阵和行列式29
4.4 节点电压法32
4.5 输入电阻33
4.6 转移电阻33
4.7 电路化简34
4.8 叠加原理35
4.9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36
4.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8
4.11 特勒根定理38
4.12 互易定理39
习题及解答41
补充习题52
第5章 一阶电路
5.1 引 言56
5.2 换路定则及初始值计算56
5.3 通过一个电阻使电容放电58
5.4 通过一个电阻对电容充电60
5.5 通过一个电阻使电感中的电流消耗掉62
5.6 在电感中建立一个直流电流63
5.7 恒定激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公式64
5.8 一阶电路的脉冲响应68
5.9 一阶电路对指数函数激励的响应71
5.10 一阶电路对突加正弦激励的响应73
5.11 一阶电路中强迫响应的总结74
5.12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75
5.13 突变情况的分析80
习题及解答84
补充习题100
第6章 二阶电路、高阶电路和复数频率
6.1 串联RLC电路104
6.2 并联RLC电路109
6.3 复数频率112
6.4 在s域中的一般化的阻抗(R,L,C)114
6.5 网络函数和零极点115
6.6 强迫响应117
6.7 自然响应118
习题及解答119
补充习题134
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1 引 言138
7.2 正弦信号的基本参数138
7.3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法141
7.4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复数模型143
7.5 阻抗和导纳146
7.6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149
7.7 网孔电流相量分析法151
7.8 节点电压相量分析法155
7.9 戴维南和诺顿定理157
习题及解答159
补充习题170
第8章 交流功率
8.1 瞬时功率176
8.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177
8.3 复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三角形178
8.4 功率因数的改善180
8.5 最大功率传输181
习题及解答183
补充习题191
第9章 频率响应
9.1 频率响应194
9.2 简单RC电路的频率响应195
9.3 RC选频电路198
9.4 RC有源电路频率特性分析举例200
9.5 串联谐振电路及谐振时的特性201
9.6 串联谐振曲线及回路的选择性204
9.7 并联谐振及谐振时的特性206
9.8 储能元件的品质因数及损耗因数210
习题及解答211
补充习题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