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萨
十地菩萨「十地」菩萨是真正的大菩萨,大菩萨为什麽要称做十地呢?
「地」,能生万物,树木花草依地而生,一切有情依地也才能存在。菩萨以地分阶位,是因地能生万物,因地能生诸功德,登地的菩萨就快要成佛了。
1.欢喜地∶初地的菩萨,断除了身见结、戒禁取结、疑结,不再有执著恐怖、颠倒、梦想。不忧虑生活,不惧怕死亡,不怨人毁谤。进入初地的菩萨,等於生到诸佛如来的家中去了。助人为本,以布施为乐,能绍隆佛种,能弘法度生,因为分证了佛陀的法身,相应了菩提,欢喜踊跃,所以叫欢喜地。
2.离垢地∶二地的菩萨,自己修行十善,也劝人勤修十善,不再误犯微细的戒律,远离垢染,获得三业清净,能够广行慈悲,饶益有情,所以叫离垢地。
3.发光地∶三地的菩萨,勤求佛法,受持佛法,能忍一切外境,不再动心,精修定学,得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定,不再为贪嗔愚痴暗蔽,圣格升华,像光明一样,驱散了一切暗冥,所以叫做发光地。
4.慧地∶四地的菩萨,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除了我执、法执,见解上没有愚痴,思想上也无谬误,不生爱染,不起嗔怒,智慧的光像火一样的炽盛,照亮了佛道,所以叫做慧地。
5.难胜地∶五地的菩萨,不但修满了禅定,而且更证悟真实的谛理,离诸戏论,证悟空有不二,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这是极难到达的阶位,所以叫做难胜地。
6.现前地∶六地的菩萨,圆满了般若智慧,经常安住在灭尽定中,不起有漏心识分别,照见缘起性空,彻悟诸法自性,可说真实的佛法已现前,所以称现前地。
7.远行地∶七地的菩萨,安住在灭尽定中,出定入定,随念自由,不用功而能行诸佛法,度众生而有无限方便,远大的目标,即将到达,所以叫做远行地。
8.不动地∶八地的菩萨,功德任运增进,愿恼不再现行,不为名利所动和境风所诱,只有大愿度生,所以叫做不动地。
9.善慧地∶九地的菩萨,无相无功用行,自证的固然无功用行,为他说法,也不待功用,以自然而然的清净法力,守护佛法宝藏,以纯善的智慧开示众生,所以叫做善慧地。
10.法云地∶十地的菩萨,是真正的法王子了。所谓补处菩萨,就要成佛了。有大慈悲,大神通,那福德智慧的云朵,严密护身,可以发为电光,震大雷音,降大法雨,伏诸魔外,终成佛道。
菩萨从最初发心经历十地,到此完成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等著入诸佛位了。
又有云:
众所周知: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历经三大阿僧只劫,从初发心,经『十住』『十行』至『十回向』,即佛法所称『三贤位』之菩萨;再从『初地』至『十地』,即佛法所称『十圣位』之菩萨,如是『三贤位』及『十圣位』,总共『四十阶位』,再历经『等觉』,方能证得妙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於云何为『十地菩萨』?依《法门名义集》开示:圣种性有十地菩萨,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何等为十?即
(一) 【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
(二) 【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於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蜜为增上。
(三) 【明地】。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明地,以加行智断心迟苦闻思修忘失无明尽,证胜流功德忍波罗蜜为增上,自此以前三地,总修大乘三摩提(断阐提不信习气,障方便生死果报,云得大净果也)。
(四) 【炎地】。定既内明发惠外照妄伪之法於前寂灭,故名炎地,以加行智断微细烦恼,行共生身见无明尽,证无摄功德精进波罗蜜为增上。
(五) 【难胜地】。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功能度难度故,名难胜地,以加行智断於下乘般涅盘无明尽,证无异功德禅波罗为增上。
(六) 【现前地】。大智现前地,以加行智断□行相无明尽,证无染净功德般若波罗蜜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总修集福德生三摩提(断外道著我集气障因缘生死果报,云得大乐果)。
(七) 【远行地】。照法见空,於有不著,照空见法,於空不证,乃超越有九世二乘世间道故,名远行地,以加行智断细相行无明尽,证无分别功德方便波罗蜜为增上。
(八) 【不动地】。报行纯熟无明无间故,名不动地,以加行智断於无明作功用心无明尽,证不咸功德愿波罗密为增上。
(九) 【善慧地】。色难拥已穷心滞复尽,无碍力说法成就利行故,名善慧地,以加行智断利益众生事不由功用无明尽,证智自在依心功德力波罗蜜为增上,自此已前三地,总修贤护三摩提(断声闻自利习气障有生死果报,云得大我果)。
(十)【法云地】。自以取得无边善法普益苍生,悲覆若云,法泽如雨,能令善根开敷道耳滋义。故《地论》云:「得大法身具足自在,名法云地,以加行智断於诸法中不得自在无明尽,证业因在依心功德智波罗蜜上,此之一切地,修首楞伽三摩提(断独觉自爱习气障无有生死报,云得大常果)。」
由此观之,前来『十圣』所以名为地者,有二体义(1)能住持万德故;(2)地上者法身之菩萨故。此乃所谓『三贤十圣』,四十菩萨阶位中之后十阶位,又称为『地上菩萨摩诃萨』者也。进而继续悲智双运,经所谓『等觉地(体冥大寂安心平等,照斋种智一相无二故,名等觉地,亦名无垢地,断烦恼垢习皆尽故,名金刚心断无明住地)』,直至福慧圆满之『妙觉地(圆照内融穷鉴法性体无修始穷微尽极,故曰妙觉,亦名佛地,种智现前无上菩提)』。是故自金刚以后至极常果前等觉住中,断烦恼习除生死尽,名无碍道,又於此地得菩提证涅盘果外之果,名解脱道。
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若欲证得『欢喜地(初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之果位,就时间而言,至少须历经『一大阿僧只劫』,就事功而言,须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至如同『十一、十二』之月亮,将圆未圆(因八地以上菩萨摩诃萨为『十三、十四』之月亮,而佛陀之福慧圆满如『十五』之明月),确属不易做到。尤其身处『五浊恶世』之娑婆世界,障道因缘特多,更是如『天方夜谭』般难上加难。是故吾等学佛修道者,若能选择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念佛法门』,一门深入地修行,只要能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蒙受阿弥陀佛及清净海会圣众,手持『九品莲花』来接引,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能如同『初地(欢喜地)』以上菩萨摩诃萨,能『分身(因地上菩萨摩诃萨能破一品【无明】,得证一分【法身】)』超越诸佛境界,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一一分别诸法所趣,以四等(指『慈悲喜舍』)心普润一切,以渐教授各令得度,而能悲智双运,圆满福慧,直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与诸仁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