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屿镇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双屿镇
基本概况双屿镇,是浙江省温州市城市西扩、经济西拓的工业重镇,常住人口1.7万人,外来人口近18万人,现辖新屿、中央涂、营楼桥、旗山4个居委会;牛岭、岩门、潘岙、屿头、正岙、上伊、前陈、嵇师、营楼桥9个村委会。金温铁路、高速公路、330国道穿越该镇,闻名遐迩的“中国鞋都”、温州物流中心、鹿城工业区坐落其间。该镇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产品创优为目标。去年,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共投入资金4177万元,开发技术研究中心和改进技术设备;全年开发新产品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2项,获专利4项。截至2002年,全镇共有私营企业430家,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其中90%以上是轻工企业,主要生产五金刀具、化工产品、眼镜、皮革、服装等。实现工业产值25.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4家,超亿元产值企业1家。
浙江温州市工业重镇双屿镇有两个特点:辖区不大工业摊子大,在9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的辖制内,有大小工业企业3000多家;常住人口不多外来人口多,常驻人口仅1.7万,外来人口却有18万多。这种看似有趣的现象,实际上包含着管理上的诸多矛盾,但即便是在伊拉克战争及非典时期,双屿镇工业经济还是保持了10%的增长势头,依旧“人勤机忙”、有条不紊。许多企业主说:这都归功于镇政府。[1]
农业状况双屿镇蔬菜生产历史悠久,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导力量。1999年全区首个蔬菜示范园区在双屿泮岙林建成,首期建设面积213亩,总投资720。主要设施:混凝路1650米,8米钢管大棚183只,只连栋大棚8只,排水三面光渠2600米,建水微电脑控制。软件设施很丰富,到园区种植菜农,必须经过“绿色证书”培训,并持证上岗,坚持市场为导向,优化品种,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园区效益显著,已充分发挥了示范与辅射作用。
乡镇特产蒲鞋
在双屿镇上伊村有一支“七大姐”之称的草编小组,所谓小组是当地7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婆,年龄小的66岁,大者85岁,别看她们岁数大,动作却娴熟轻快,那灵巧快速的编制动作,令年轻姑娘望而兴叹!她们每天聚集一起编制蒲鞋,晚年的日子就在这轻松和谐的手工劳动和唠家常中充实度过。打好的蒲鞋有人定期来收购,每双3.5元,每天最多也就打2双。蒲鞋用于丧事或渔民出海时在船上穿用,以防滑倒。
铜担
双屿正岙村一位72岁的老人,家里还保留了一副二三十年前的打铜担。打铜担前头是工具箱,分几层抽屉,底层有风箱,携带炭炉和小板凳,后头吊一副脚篮。主要服务项目有:补镬、修理灶具、定做白铁冷作、修配五金机械等。过去农村还有补碗和水缸等服务项目,现在水缸酒缸不用了,破碗被视为不吉利,谁家还补着用呢?可那时候这副打铜担却是他安身立命的全部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