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位于香山公园见心斋以南,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而建,故世人称之为班禅行宫。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宗镜大昭之庙开光。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来到香山静宜园,在其行宫内休息。庙宇仿西藏建筑风格,前有一座彩色琉璃砖瓦和汉白玉砌成的大牌坊,华丽壮观,坊上的云龙纹饰至今完好。其后为虹台,高10米,砖石基座,中央部位下凹。天井中立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记,记述建庙缘由。庙院内山腰处有座七层八角密檐式琉璃塔,檐端悬挂铜铃56个,风来铃声清脆悦耳,余音袅袅不散,更添诗情画意。

该庙1860、1900年先后两次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毁,庙内建筑残存无几,只留下红墙、琉璃牌坊和琉璃塔等遗迹。

昭庙为藏式佛教建筑,是乾隆四十五年为接待西藏班禅来京,仿西藏札布伦布喇嘛庙建造的。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琉璃牌坊、白台、红台、石碑和琉璃塔。毁于1860年的昭庙正在进行环境清理,有望于2011年恢复原貌,整个修复工程拟投资2亿元。此前,香山管理部门已经对昭庙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清理,并对现存遗址进行了勘察。目前,昭庙的外部环境已经整治完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