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异熟(梵文Vipāka)佛教名词。旧译为“果报”。因过去善恶而得到的果报总名,谓果异于因的性质而成熟。异熟的解释有几种。(1)指“因”变为“果”,此“果”的性质不同于“因”的性质;“因”有善有恶,而“果”具有非善非恶的无记性。例如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但是乐果并不是善性,因此它是无记性的。所以非善非恶就是无记,对于善性之业可以叫异类,善性与无记性异类。《俱舍论》卷二:“或所造业,至得果时,变而能熟,故名异熟。果以彼生,名异熟生,彼所得果与因别类,而是所熟,故名异熟。”《俱舍论》卷六:“异类而熟,是异熟义。”(2)指“因”与“果”必隔世而熟,或“变异而熟”;即业因必须在后世才能得到果报。《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补注十一说:“新云异熟,旧运果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