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陶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灰陶盉
灰陶盉

灰陶盉

灰陶盉,商,高12.3cm,口径8.2cm,足距4.8cm。

盉(hé音禾)直口微外撇,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对应一侧为牺首形柄。圜底,下承以三足。肩、腹部分别饰二、四道弦纹。

此件灰陶盉为商代遗物,其造型规整,胎质较细腻,肩、腹部装饰简单的弦纹。整个器物显得造型古朴,装饰简练。

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在商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中都可见到。盉的基本造型是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柄。

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现出氧化亚铁的颜色。灰陶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出现,商代有较大发展,产量很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