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湖街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4-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剡湖街道,位于浙江省嵊州市区中北部,是市政府驻地。东至剡溪和浦口街道相邻,南至长乐江与三江街道接壤,西同鹿山街道、崇仁镇相连,北与仙岩镇毗邻。长乐江和澄潭江、黄泽江分别在南部和东部汇流注入剡溪。上三高速和104国道穿境而过。

开始即为剡县(今嵊州)县治。五代时曾称赡都镇。宋称剡镇。元代,县城设坊、隅。明、清沿用元制。清宣统二年(1910年)称城区。民国18年(1929年)与游孝、雨钱两区合并为第一区。民国21年分设7镇。民国23年合并为城东、城西两镇。民国35年两镇合并称鹿山镇。

1949年5月改称城关镇。1958年为城区人民公社城关管理区。1959年恢复城关镇建制。1992年5月,中爱、新明、城溪、城郊、新联、新市乡和老城关镇合并为城关镇。总面积128.89平方千米,辖22个居委会,127个行政村,123024人。

2001年12月,老城区(除东南社区外)27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和原城溪乡19个行政村组成为剡湖街道。因20世纪70年代治理长乐江、剡溪,城关段向南另辟新江,老江道改成内湖称剡湖,为体现嵊州山、水特色,故命名为剡湖街道。(根据《嵊州市志》整理)

2006年,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7.34万人。管理11个社区、22个行政村:龙会社区、新北社区、城隍坊社区、相公殿社区、白莲堂社区、江滨社区、东圃社区、北郊社区、艇湖社区、越秀社区、工农社区、里坂村、漩泽村、张墅村、大湾村、后璋村、后潮村、上碑山村、下碑山村、挂锣村、长地村、南山塘村、风火岗村、沙园村、外漩村、禹溪村、八里洋村、竹山村、山前村、何家村、荷花坪村、戴望村、东塘村。办事处驻地嵊州大道。

2007年,剡湖街道由原来22个行政村调整为13个行政村。

1.八何洋村:由原八里洋、何家、外漩3个村合并组成。共计521户、1319人口,总区域面积1.86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八里洋村。

2.罗南村:由原南山塘、长地、挂罗3个村合并组成。共计530户,1283人口,总区域面积3.37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长地村。

3.碑山村:由原上碑山、下碑山、后潮3个村合并组成。共计413户,1154人口,总区域面积4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下碑山村。

4.禹溪村:由原禹溪、风火岗2个村合并组成。共计496户,1406人口,总区域面积2.54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禹溪村。

5.漩泽墅村:由原漩泽、张墅2个村合并组成。共计371户,1034人口,总区域面积1.79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漩泽村。

6.竹前村:由原竹山、山前2个村合并组成。共计535户,1441人口,总区域面积2.57平方千米,村委会驻原山前村。

7.里坂、大湾、沙园、后璋、戴望、荷花坪、东塘村计七个行政村的规模及村名保持不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