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串酱菜
基本简介百花串酱菜是贵州安顺名产。此菜系以108种香料和中草药配合酱制而成的一种小菜。

[1]百花串酱菜因味美质鲜曾受中外食者的赞誉,1980年应日本邀请参加了广交会。
原料配方主料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棒瓜、黄瓜、茭瓜、羊角菜、大头菜、苤蓝、箭秆白、莲花白杆、洋姜、洋芋、蒜薹、蒜头、地蚕扭、嫩子姜和豇豆等。以上总共重量为150千克。辅料盐10千克,酱油100千克。
制作方法酱制方法俗称“五走法”:
①“一走”:将原料削好洗干净,剔去纤维粗筋(如豇豆头等),切成条状或片状,将浓度5%盐水进行浸泡5天,浸出原料中的原液。
②“二走”:原料处理后,约100千克菜入缸,用100千克酱油泡5天。
③“三走”:二缸翻入三缸再泡5天(用原酱油)。
④“四走”:三缸翻入四缸泡5天,用原酱油,即为半成品。以上前“四走”统称“随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缸。
⑤从第四缸取出入“料缸”,再泡7天,即为成品。
⑥“随缸”的作用是将原料中的自含水分逐步浸出吸收咸味,并生成脆性。
⑦“料缸”主要作用是形成香味、甜味、鲜味并浸入药性。主要用的香料和中草药物有:花椒、胡椒、八角、蔻仁、公丁、小茴香、山奈、草果、桂皮、桂仁、藿香、草香、苏麻、桐花、瓜蒌仁、西仁、党参、当归、川芎、杏仁、芯极、香松、救驾、甘草、芯松、青果、交香、红牡丹、白牡丹、环草、孔兰、银兰、白兰、香花、芍叶、金瓜、瓜片、香蕉片、橘皮等。
具体方法是:将香料碾成细末,以纱布包裹与菜同泡,在撒一些蒿枝、苏麻杆阴苞谷,并加以适量红糖、白糖、冰糖,以增加甜味,再加入少量味精以增加鲜味。各香料的用量一般在3~5克即可。
产品特点百花串酱菜咸中有甜,咸甜适度,酱香味浓郁,脆嫩可口,开胃增食。随长储而不减香脆。因有多种草药,还具有润肺、止咳、降血压的作用。
发展历史安顺百花串酱菜已有悠久的生产历史。据说,最初是四川峨眉山一老僧云游至安顺,在临终前将制作百花串酱菜的技艺传给弟子夏绍荣。夏绍荣腌制的百花串酱菜质鲜味美,品质殊佳, 曾博得中外食者的赞赏。[2]